那我们凭什么陪你干?
汉室朝廷脱离控制之后,曹操虽然在一众文武的辅助下,稳住了局面,但正统性大受打击,为了不翻车,让渡了一部分权力给北方的世家豪族,对原本袁氏所属的世家集团也以媾和为主。
曹操甚至亲自娶了袁熙的妻子、邺城望族甄氏之女甄宓,以示安抚。
什么?甄宓是袁熙的妻子?曹操:那不是更好!
究其根本,是曹操在楚国的高速发展下,渐渐感觉力不从心,决定尝试独辟蹊径——楚国的崛起过程,过于理想化,其实有更简单的复刻方式……
只是太脏的事情,不能由“大魏朝廷”来做,转而利用世家豪右去做,其实可以更“高效”。
这也就需要调动世家豪右的积极性,也就是要让世家豪右得到一部分利益,这也可以直接绕开世家豪右对变革的抵制!
楚国那种为天下先,仗着技术优势,强行抹平内部分歧的情况,是无法复制的,因为南方士族之前没见过白图这套,而北方士族……已经看到白图的成果。
如果不走走其他“捷径”,魏国没有任何机会。
不可避免的,也令魏国在面对士族的抱团反对时,会比历史上,更加束手束脚一些……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争端
邺城。
荀彧和陈群的争论重点,渐渐落到了实处。
荀彧所想,是由魏国朝廷与楚国同享土垠港,也就是魏国一方,只有朝廷的商船,可以在土垠港停靠,而各大士族……可以像楚国的大盐商一样,租买在土垠港交易的资格。
而土垠城则是魏国朝廷与北方的高门大户,一起收割小门小户的地方……
这是魏国不明说的国策,荀彧也是支持的,只是总体来说,荀彧更倾向于朝廷更多的获利。
因为有足够的“利”,才有余力去安抚被收割的小门小户……
为此荀彧建议,为土垠城划定专门的商税!
在商税的问题上,魏国始终无法像楚国一样强行推动,或者说是曹操不愿意付出强行推动的代价。
最终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就是不同地区、不同品类,开始收起了税率不同的商税。
陈群与荀彧这一次,也正是对土垠城是否适用商税、适用多高的商税,以及特许进入土垠港的商队的认证标准、民间船只是否有权停靠,爆发了争论。
陈群自然是希望,为世家豪右进一步松绑,与王室共天下是他们的最终追求,对于土垠港的利益,也希望能够搀和进来,与王室一起将那些小门小户挤出去,而不是被王室挤出去……
当然,对于曹操,北方士族依旧是有敬畏之心的。
哪怕争取利益,也不会用威逼、或是拒不合作的手段,而是力求向曹操证明,他们搀和进来后将带来更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