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金,黄金的金……有钱的黄金、不是造反的黄巾,字丰收,你叫啥?”
“你别和他多说!你别看他丰收丰收的,家里就是个奸商,上次给我家砌墙,还用二手砖……”
“你有意思不?跟着外人面你提这些干啥?你娘生病,我没给你送老母鸡吗!”
……
楚国诸生大多很热情,不过诸如此类毫无营养、土里土气的对话,占了绝大多数!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楚外来的年轻才俊,还暗自鄙夷,不过随着遇到的楚国生员越来越多,这些楚外的年轻才俊,心也越来越沉……
这“当头一棒”,似乎……比“下马威”更势大力沉!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
“呵,久闻楚国文化之乡,有盛世之相,现在看来……何止言过其实!楚国之士,何其鄙陋!”刘琰嘲笑了一句。
当然,这是在“私下”里,周围只有“自己人”,没有楚国的生员在。
对于楚国这些无礼之人,显然刘琰是看不上的……
刘琰,出身豫州鲁县人——虽是挂在豫州之下的一个县,不过实际上距离徐州更近,也从陶谦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徐州集团的控制下,刘琰也正是齐侯刘备的人。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刘琰也正是在刘备流连于徐州、豫州的时候,就开始追随刘备,故而虽然刘琰很年轻,但对于季汉来说,绝对是“元老”级的人物。
刘备病死白帝,托孤的时候,以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而李严被弹劾时,弹劾的奏疏是诸葛亮发起,而后面跟着署名第一的就是刘琰。
并且刘琰当时贵为季汉的车骑将军,可以说……他的资历不算白费!
功利些说的话,虽然前期跟着刘备,危险性很高,但即使是个废物,也能在后面捞到好处的。
毕竟以能力而论的话,刘琰并没有自己带过兵,也没有什么政绩,主要人设和简雍重合度很高——都是很容易获得他人好感、长于辩才的类型。
刘琰的资历逊于简雍,年纪也更小,功劳也略逊,总之……就是削弱版的简雍!
之所以一度成为蜀汉政权的Top5,除了资历之外,也是因为他姓刘——和刘备一样,远得不能再远的宗亲,所以多受一分重用与信任。
不过相比于简雍,刘琰不仅仅是缺在能力上,更多的是性格缺陷……
和现在楚国的魏延、李严一样,都是被《三国志》的撰写者陈寿大加批判的“蜀汉六坑”之一,甚至……白图觉得他才应该是六坑之首!
只是因为能力有限,造成的影响才小些,不像魏延、杨仪,闹到蜀国军队要内讧的程度。
历史上刘琰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在前线与魏延闹矛盾,结果直接被诸葛亮斥责——魏延虽然性格也有缺陷,但是能力在那摆着,别看明面上地位不如刘琰,但是论作用……刘琰还不如魏延的腿毛。
有李严的前车之鉴,刘琰倒是也认怂,直接给诸葛亮写了检讨,保住了自己的官位,不过被从前线赶回了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