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一样的渔猎、耕作,楚国的工具优势、理论优势也是明显的,而且在开荒阶段还有集团作业的优势。
而且还有许多资源,对于楚国来说是宝藏,对于南中各部族来说,却是无用之物、甚至拖累。
至于遇到的部族,初步的接触后,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愿意与楚国合作,一同开发南疆的,二是不愿意合作,但是愿意共存交易的……
开荒军面对前者,自然是精诚合作,面对后者的时候,也很欢迎,并且会主动划分并不欺负人的“边界”。
不愿意共存、侵犯边界,妄图将南中百族的利益,作为自己野心的踏脚石的部族?
陈宫自然要代表南疆民众与其宣战,要么是原地被剿灭,要么是被迫北迁、北迁、再北迁……
至于那部分并不愿意与楚国牵扯太深,却还愿意、或者说只能接受共存的,往往没多久就会发现,周围的区域、原本熟悉的“邻居”,各方面收获开始远远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付出相同的人力,收获却远远多于自己,而且还开放交易……
这部分部族,往往随着时间,要么转化为合作,要么……北迁、北迁、再北迁……
楚国的确付出了高昂的补贴,很少有真正盈利的开发区,不过路修了起来、城市雏形建了起来,人……聚了起来。
一些现在还利用不上的无人区,也都确保被开发区围着,自然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闭塞的“桃花源”,一切都渐渐在控制之下!
而且作为长久投资来看的话,等到虽然受制于地理条件,狭窄崎岖,但至少能走独轮车、小推车的小路修到普及,南中完全能够整体的扭亏为盈。
现在开发南中,也比后世、甚至比唐宋时都要容易得多——人少,对生活资源的需要,也就同样不高。
允许开荒军,在一定程度上,以渔猎为生存基础的情况下,军费投入其实是降下不少的,无论专门训练的开荒军,还是五溪人为兵源的五溪独立师,对这些都门儿清……
现在陈宫摸索出的这一套组合拳,也渐渐在扬州南部的百越,甚至是海外推广着。
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
南疆,陈宫在帅帐中,对着沙盘默然不语。
当然,此时陈宫所在的南疆,不是后世天山以南的南新疆,而是古代“南疆”所指的云贵一带。
陈宫面前的沙盘比例,比张任的要小不少、也细致许多。
而且相比之下,张任的沙盘,更侧重于地形模拟,陈宫的地图……看起来更加抽象!
特地分好一块块的开发区,在里面放上代表木材、石材、矿产、各类盐井、盐泉……一系列资源标识。
并且标注上修路的成本……
南疆在华夏大地上,本来就属于金银矿产比较丰富的,建立稳定且合理合法的交易渠道之后,绝非什么一味等着给养的地方。
否则蜀侯府现在就已经传令张任,划泸水而守便是,何苦还抓着“南蛮”不肯放手?
之所以舍不得,正是舍不得南疆的“特产”。
只是对于这些做惯了“中间商”的西川大员来说,用楚国的低价工业产品,与南疆的蛮子交易他们的金银、矿产……这种迅速变现的手段,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至于建设南疆、开发南疆?——关我们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