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 2)

谁料皇榜中状元 龙皮皮 2015 字 7个月前

“唉!也不知他如今怎样,可找到楚天涯没有。”薛灵均感慨,“不知何时才能再与他相见。”

说完花糕儿,又讲京城里的趣事。

“你若是在市面上瞧见编排我与王家二公子如何如何的断袖话本,可千万别当真!都是我室友宋徽胡编乱造!”

“听说唐歌至今统共挨了唐国公三十六次打,就这还没算他十岁之前挨过的、与板子低于十下的。”

“陛下上次赐给谢家当义子的那个,他是当年谋逆造反的燕王的子嗣,只因他母亲姓傅,与太后是亲姐妹,陛下当年看在太后情面上才留他一命,如今改姓谢,叫谢玉楼。”

“刑部尚书卧病在床,一切事务都交予他儿子武济川。”

“长明书院的院长,是宋徽的亲叔叔。”

“颜昭唯的姨丈,就是傅云帆他爹,听说颜家姐弟在傅家寄住过一段时日,陛下就是那时候瞧上的颜贵妃。”

“也有传言说,陛下之所以叫颜贵妃入宫,其实是瞧上了颜昭唯,颜贵妃五官刚硬,远不及颜昭唯仙人之姿。不过,我觉得不大可能,那时候颜昭唯才多大。”

……

薛灵均平日里甚少与人聊八卦,今晚却滔滔不绝,不知不觉竟讲到天亮。

林岱安静静听着,仿佛永远也不知厌烦。

直到斜阳透过窗子,照在二人脸上,薛灵均才不情愿地止住话语,与林岱安一同离开客栈。

长明书院不许外人留宿,如今的薛府家仆成群,也不似以前轻易便能潜入,薛灵均虽依依不舍,却也只能暂时分别。

他连续两夜未归书院,雪松定然会禀告给他娘,今日若再没有他的消息,怕是王粟香要急疯。

林岱安送他至书院门口,见他不舍进去,安慰他道:“我这两日先去找个地方安顿,之后便会去书院找你。”

“玉郎,你也来长明书院读书吧?”

话一说完,薛灵均便懊悔失言。

长明书院里多的是王公贵族,名额极其难得,当初薛灵均能进,也是薛仁被王粟香念叨得实在心烦,耗费许多功夫从王家求来的。

林岱安如今境况,想要取得书院名额,实在太难。

谁知林岱安竟微微一笑:“好呀!”

薛灵均顿时双目一亮,有些不敢置信。

“宝儿,你等我。”林岱安笑道,“玉郎定不会叫你失望!”

薛灵均这才眼含笑意、满怀期待地转身而入。

林岱安伫立瞧着,直到薛灵均的背影转折不见,才大步离去。

他先打听到附近驿站,写信寄往宋州,向母亲与老师宋濂报个平安。

又几番周折,寻到一处贫寒学子聚集之地。

这地方叫“锦鲤居”,寓意鱼跃龙门之意。

名头虽好,里面却是狭窄闭塞。

好处是,它并不偏僻,地处京城繁闹地段。

整个锦鲤居占地仅有约几十平米,高五十余丈,共计十二层,原本是以前殷德皇帝所建的一座塔寺,据说耗费诸多人力物力,后来破败。殷宁陛下体恤贫寒学子科举不易,命人将这座塔寺改成如今的锦鲤居,租金廉价可比偏僻城郊。

锦鲤居每一层分成许多十分狭小的格子间,仅能放得下一张上下铺木制床位,床头设有书架,可放置书籍。学子们若想写字,只能自购一张小木几放在床上权当书案用。

越是高处的位置,越是紧缺。

一是许多人图个好兆头,仿佛住得更高,他日会试名次便能更高。

二是高处的房间里,从窗口远眺,放眼一望,整个繁华京城尽在眼底,还能观赏京城外的连绵远山。

锦鲤居的管事者身材魁梧,瞎了一只眼,是从西北战场退伍的老兵。

他上下打量林岱安,粗声道:“姓名?籍贯?”

林岱安回道:“林策,清州府灵山县。”

管事翻着登记着具有会试资格的学子名册,眯着左眼来回翻找许久,指着一处姓名道:“这个,是不是你?”

林岱安凑前瞧一眼,“正是。”

“三楼四号房!”独眼管事从一大串钥匙中翻出一把,递给林岱安,“祝鱼跃龙门!”

林岱安接过道谢,踩着木质台阶朝楼上走。

行至三楼,发现走道也极其狭窄,两边的墙壁几乎要夹着人,若是像方才那位独眼管事一般的身材,估计就要侧着身子才能过。

林岱安很快便找到四号房,房门是木头做的,十分简陋,像是临时装上去的,上头挂着一个铜锁。

隔壁格子间有人探出头来,悄悄打量他。

他将钥匙插进铜锁,费劲拧开,推门而入,

房里有一张上下铺床,看起来与那房门一样,也像是临时做出来的,林岱安甚至闻到陈年木头碎屑散发的味道。

床上只有光秃秃的床板,除了床头空着的书架,一概用品俱无。

最里面靠墙,开着一扇约一尺半大小的格子窗,上头糊着靛青窗纸。

林岱安正打算下楼去问管事买些被褥洗漱用品,却听隔壁的人突然出声叫住他。

“这位仁兄,是打算住在四号房吗?”

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高挑、衣着朴素的书生从五号房迈出,热心道:“你是新来的外地人吧?这四号房住不得人!”

林岱安不解,好端端地,怎么就住不得人?

浓眉书生对他招手:“你先进我这屋,我讲与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