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大家的表情,听着百官的议论,很是满意。
不由自主地往后面一靠。
自从咱一露面,毛易就把这殿中的龙椅换下,换上了更加舒适的沙发。
现在,与两年的情况大为不同啊。
两年前,咱只要稍微对三孙好一点,就引起很多文官的不满。
在他们心目中,咱只能对歪头二孙好。
现在看来,大家好像是接受了吴王要当储君的这种结果。
当然,这些文臣们并非是真心实意地佩服。
因为他们也感到似乎是别无选择了。
他们哪里知道咱三孙的真本事?
打下西域,他们还都以为是咱的功劳,其次是平安、常升、常森、蓝寿、毛易等人的功劳。
他们哪里知道,打下西域,几乎是凭着咱三孙的一己之力?!
咱得向文武百官说明了!
让他们看一看,咱选中三孙,并不是咱糊涂,而是三孙有本事!
朱元璋离开沙发,站起来道:“你们可知道安宁郡主为何搬到吴王府?”
“你们可知铁铉、杨溥为何要去大明科技院?”
“你们可知陶成道为何一直坚守大明科技院?”
“你们可知道郑和为何一直在杭州造船?”
四个“你们可知”问了出来,殿中百官互相看了看,均是不解。
他们当中有的想过,有的根本没有往这里想。
是啊,他们这么做很是奇怪啊。
难道他们知道吴王和陛下都没有死?
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很多支持朱允炆、反感朱允熥的文官心想,知道吴王和陛下没有死,谁都会像铁铉、杨溥一样。
傻子都知道怎么做选择。
既然陛下当堂问出,就说明,事实不会如此简单。
“我告诉你们,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相信吴王尚在人世!”““他们相信吴王尚在人世,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吴王的本事,无人可及!”
啊,朱元璋居然讲出这样的话!
大臣们感到,陛下的话是不是讲错了?
第一句话是对的,他们可能相信吴王尚在人世。
第二句话就不对劲了,他们知道吴王的本事无人可及?
吴王,有本事,这就是不相关的两个词!
风马牛不相及,怎么硬扯到一起了?
朱元熥差一点气炸了,心声带着愤怒直冲朱元璋的脑海:「老朱,你疯了不成?」
「我的本事无人可及?」
「老朱,你得寸进尺了!」
「老朱,你不要试图挑战我的底线!」
朱元璋笑了,三孙,咱没有挑战你的底线。
你的底线是四年之内不公布大明储君!
咱只是夸你有本事!
咱根本没有“违约”。
「老朱,信不信我把你扔到西域去?现在!」
「老朱,赶快坐回沙发!」
「连人带沙发,扔到西域,扔到那拉提草原!饿上三天,不,一天!」
朱元璋看了一下沙发,不觉暗叫侥幸。
刚才幸亏把屁股从沙发挪开了。
要是刚才还坐着,三孙就把咱和沙发直接扔到西域去了。
朝堂岂不是乱了套?!
只要是三孙拿出来的东西,他都可以瞬移!
可不仅仅是绳子!
嘿嘿,咱只要站着就行了。
咱就不坐沙发,看三孙有什么办法?!
「老朱还不坐下!?」
「老朱要继续表扬我,看我怎么治他!」
「他要再表扬我,我就往他身上扔东西!」
「就兑换点自来水,放在到他头顶,直接泼下来!」
「让老朱好好过一个泼水节!」
「我就看老朱狼狈不狼狈?!」
「嘿嘿,老朱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朱元璋又远离了沙发一点,三孙这是说干就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