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飞率领残部历经艰辛,终于撤回了洛阳城。这座曾经繁华的帝都,如今在战火的洗礼下显得破败不堪。
李云飞的军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洛阳城,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挫败。然而,他们未曾料到,等待他们的并非是理解与安慰,而是十八路诸侯的冷嘲热讽。
诸侯们齐聚一堂,个个面带讥讽之色。袁绍率先开口,他那傲慢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李云飞,你自不量力,妄图掌控长安,如今落得如此狼狈,真是可笑之极!”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轻蔑和不屑。
袁术也跟着附和道:“就是,以为自己有几分能耐,却不知天高地厚,如今损兵折将,丢盔弃甲,真是丢人现眼!”
冀州牧韩馥阴阳怪气地说:“这就是贪心的下场,以为能独占长安的好处,却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
兖州刺史刘岱更是毫不留情地指责:“李云飞,你此番失败,不仅让自己蒙羞,还连累了众多将士,你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一时间,诸侯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李云飞百般嘲讽和指责。李云飞站在大厅中央,脸色阴沉,紧握着拳头,强忍着心中的怒火。
就在这时,曹操挺身而出,他大声说道:“诸位,李云飞将军虽在长安受挫,但他的勇气和决心不容小觑。战场之上,胜负无常,岂能因一时之败而全盘否定?”
孙坚也紧接着说道:“不错,李云飞将军为了国家社稷,奋勇拼搏,如今遭遇困境,我们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而非落井下石。”
刘备也站了出来,他语气诚恳地说:“李云飞将军之败,非战之罪。李傕、郭汜等人狡诈多端,又有贾诩献计,实难防备。况且,将军在困境中仍能率部撤回,保存实力,已属不易。”
曹操接着说道:“如今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董卓余党,而非在此互相攻讦。李云飞将军的失败,也是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个教训,让我们更加谨慎应对未来的战局。”
孙坚点头表示赞同:“曹操所言极是。我们不能让内部的矛盾削弱了我们的力量,应当携手共进,重振汉室江山。”
刘备看向诸侯们,说道:“各位诸侯,还望以大局为重,摒弃前嫌,共同为兴复汉室而努力。”
然而,诸侯们并未因曹操、孙坚和刘备的仗义执言而有所收敛。袁绍冷哼一声:“曹操,孙坚,刘备,你们莫要为李云飞开脱。他的失败是不争的事实,难道我们还要对他的过错视而不见?”
袁术也说道:“就是,你们如此维护李云飞,莫非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曹操怒视着袁绍和袁术,说道:“我曹操一心为了汉室,绝无半点私心。李云飞将军虽然失败,但他的初心是好的,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抛弃他。”
孙坚大声说道:“我孙坚只知道,在战场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我们应当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人。”
刘备则说道:“诸位若再如此,只会让董卓余党更加得意,让汉室复兴的希望更加渺茫。”
诸侯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仍有不少人对李云飞抱有偏见。
李云飞终于忍不住开口,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各位诸侯,我李云飞承认此次在长安的失败。但我从未有过私心,一心只为平定天下,重振汉室。此次失败,我定会铭记在心,日后定当加倍努力,将功补过。”
曹操说道:“李云飞将军能有此觉悟,实乃大汉之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军定能一雪前耻。”
孙坚也说道:“愿将军早日重振旗鼓,再展雄风。”
刘备说道:“我们期待将军的再次崛起。”
然而,袁绍却说道:“哼,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以后会不会再次犯错?”
曹操反驳道:“袁绍,你如此心胸狭隘,如何能成就大事?”
袁绍大怒:“曹操,你敢对我无礼?”
大厅内顿时气氛紧张,双方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王允站了出来,他说道:“诸位,如今董卓虽死,但李傕、郭汜等余党仍在肆虐,我们应当以和为贵,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而非在此内斗。”
王允的话让诸侯们暂时冷静了下来。
曹操说道:“王允大人所言甚是。我们应当先放下成见,共同商议如何对抗李傕、郭汜。”
孙坚也说道:“不错,当务之急是制定战略,收复长安。”
刘备说道:“还请各位以大局为重。”
经过一番商议,诸侯们决定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出兵攻打李傕、郭汜。
李云飞感激地看着曹操、孙坚和刘备,说道:“多谢三位的支持,我李云飞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诸位的期望。”
曹操拍了拍李云飞的肩膀,说道:“将军,不必客气。我们一同为了大汉的未来而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诸侯们开始筹备兵力,准备再次出征。李云飞也在洛阳城中积极整顿军队,训练士卒,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就在此时,洛阳城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诸侯们的军队众多,粮草供应成为了一大难题。各地的粮草运输不及时,导致军队出现了缺粮的情况。
一些诸侯开始为了争夺粮草而发生冲突,局面再度变得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