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等帝王党向陛下看齐,而江存度一心全在培养储君上,所以和另两派没有冲突。
剩下的清流官员和储君势力,处于微妙的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江泠姝和夏清岚想要改革,保守的清流官员觉得跨步太大,无法接受的时候,便会站出来发表反对意见。
有清流官员牵制,江泠姝和夏清岚的改革不得不放慢脚步,而改革进度虽然慢了,但也更稳妥了。
比如开办女学一事,江泠姝和夏清岚原本的打算是直接在全国推广,保守的清流官员觉得若是让后宅女子都去学堂上学,那民间秩序恐怕要乱了套。
两派在朝堂上争论,最终请江存度裁决。
江存度让两派各退了一步,开办女学不是不可行,这就像当初的更改早朝时间,需要慢慢来。
如果一下子在全国推广,民间的观念转换不过来,学堂开了,也要面对没有生源的问题。
所以开办女学可以先在京中,以及一些较为开放的州郡试行,同时开放女子科考名额。
当百姓发现,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乃至光宗耀祖的时候,便会转变观念,女子学堂也可以顺势推广到全国。
只是开放女子科考名额之事,在一些古板的清流官员看来同样是不成体统:“女子应以相夫教子为主,若是人人都出来参加科考,这成何体统啊!”
“众位大人如此说,是觉得孤也不该站在这朝堂之上吗?”江泠姝第一个站出来进行反驳。
“还是说,众位大人是怕被考中科举的女子比下去,因此才出言反对?”夏清岚紧跟着站出来发表意见。
朝堂如战场,唇枪舌剑就是武器,这次双方交锋,明显是意在革新的储君派言词更犀利,古板的清流官员不敌,最终败下了阵。
开放女子科考名额之事就此定下,正好和科举改革的差事一起交给谢行珏处理。
除了开办女学一事,储君派还提出了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之事,两派再次在朝堂上争论了起来。
争论到最后,再次请江存度裁决。
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确实是好事,只是在落实此事之前,需要考虑好就业问题。
废除贱籍和取缔青楼后,必然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失业人员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必定会成为社会隐患。
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