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安装在四轮拖车上已经展开的木头雷达天线,杨威心中思绪复杂不已。
没钱!
技术基础差。
不管搞个什么东西,明知道有更好的,可不管是成本,还是技术基础,都让杨威的想法无法实现。
以前,他还有些不甘心。
可技术基础的积累,他在红星所跟298厂,才算是真正明白,必不可少的。
要想弯道超车,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目前的炮瞄雷达,如果技术能实现,杨威绝对不会选取平面阵列天线,而是要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
可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根本无法做到微型化。
即使做到了,60瓦发电机也根本带不动。
更不要说,处理速度慢得令人发指的计算机……
在跟众多的技术人员讨论后,再核算了成本,结果,发现真要强行上这些技术,最终的成本,不仅是科研单位无法承受,就连军方也承受不了这样的价格。
别的不说,仅仅是现在,250兆的硬盘,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一台洗衣机大小。
当然,如果能承受不计成本,可以搞到电视机那么大。
结果就是成本至少是洗衣机大小硬盘的数十倍甚至更多……
“我觉得,即使成本高一些,也最好是采用63式装甲车的底盘作为安装平台,虽然要复杂一些,比拖拽式的移动要灵活很多。毕竟在战场上,瞬息万变,我们这套炮侦雷达系统,理论反应时间,最快都得20秒……”
杨威看着几人,再一次提出来。
他一开始就提过,把炮侦雷达装在63式装甲车的地盘上。
如此一来,炮侦雷达转场就会非常灵活。
“杨威同志,之前咱们就讨论过多次,如果安装在底盘上,成本会增加至少30万……炮侦雷达作战,都会跟炮兵一起行动,目前咱们部队自行榴弹炮少……”
黄培岩急忙打断了杨威的话。
“是啊,20秒的反应时间,足够了……即使再慢一些,也没有问题……一般情况下,即使最快的速度探测到,炮兵阵地要打击那一区域,调整射击参数,也得五分钟以上……”
于平元也急忙说道。
不是他们着急。
杨威这一个月,提出了很多次要提升性能……
现在的,已经是妥协了。
可即使这样,为了这20秒就把敌人的炮兵阵地测算出来,一部炮侦雷达,制造成本超过500万!
500万啊!
在这普通技术工人月平均工资也就40块左右的年代,是多么庞大的一笔巨款。
可没办法。
这相当于给大炮装上了眼睛。
战斗力翻番。
这是上级没有批准,也没有给任何经费支持的自筹项目。
任何一分钱的成本,298厂都不想增加。
“如果是自行榴弹炮,反应时间会很短,而且打完就可以在两三分钟内撤离……”
杨威平静地说道。
可没人支持他的想法。
自行榴弹炮,因为成本太高,在部队中的规模,终究不够大。
杨威看着众人的表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只能放弃。
唯一庆幸的就是现在已经有了基础,至少可以给国家节省几千万的外汇,而且后面会持续在这上面投入……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部队至少还得等三十年。
先搞基础吧。
杨威没有再跟298的负责人们争论什么。
他也理解。
工业基础太差,技术太落后,一切,都得钱来堆。
恰好,现在军工系统最缺的就是钱。
当天下午,陈志强跟齐昊两人就到了298厂。
这让298厂的众多领导们非常不爽。
他们很清楚,这两人来,就是接杨威走的。
“陈主任,您怎么来了?”
看着陈志强,杨威心中琢磨着他亲自来这边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找自己的?
不可能。
陈志强跟298厂的领导们也很熟悉,直接拒绝了298厂晚上的宴请。
“北方所的齐景山你认识吧?昨天他找到我,要求你回归北方所……”
看着杨威,陈志强没有拐弯抹角。
直接说明了来意。
齐景山?
杨威听到这名字,沉默了。
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
“如果你不愿意回北方所,我不会同意他们把你组织关系转走……但是,我需要知道原因,这是他们第二次要求你回归,而且这次是齐景山亲自出面……”
看着杨威的神态,陈志强就知道这中间肯定有问题。
如果不了解原因,他硬顶着不让北方所把杨威的组织关系转走,实际上最后会对杨威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