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红星所看起来没有完善的配套,不过在山城的工业基础并不比北方差多少。
大量三线工程落户在大巴山跟周围区域。
红星镇距离蓉城也进。
“或许,未来红星所会成为咱们北方局最大的竞争对手!”
齐景山心中暗自叹息。
倒也没有直接说出来,其他人根本就瞧不上红星所,以前也没听过,甚至都不认为红星所是威胁,就连这一次,也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齐主任,即使这边三线单位多,也对咱们造不成太大影响的。三线单位,都是备份,装甲车辆的备份,都是在中条山的541基地呢!”
任先强笑着说道。
齐景山只是看了看他,没有辩解什么。
杨威就是一个能改变整个国内军工科研系统格局的人。
本身能力就非常强,专门选择西南局下属濒临破产的红星所,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一力改变整个西南局的窘境,得到了大量的部队订单,甚至开始从其他单位抽调技术骨干搞没有基础的项目。
北方局跟西南局不同。
西南局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订单,本来就是为了部分三线军工单位而设立,可以看成是光脚的,再泥泞的道路,都能踩下去,所以能打破常规,真正做到“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反观北方局呢?
再有才能跟想法的年轻人,也得按部就班,论资排辈,一步步地熬资历。
要不然,那些在单位奋斗了数十年的老人怎么想?
齐景山作为北方局劳资处的负责人,在杨威当初拒绝回去,快速在红星所做出这么多成绩后,认真思考过,很多次他都问自己,杨威即使回了北方局,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这些成绩么?
答案是否定的。
北方局下属的任何单位都不可能如同西南局这样,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到杨威这样一个没有什么资历,刚进入单位不久的年轻人身上。
大家都是属于五机部下属单位,可原本的地位跟重要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齐景山跟任宇民他们来,没安好心啊!说是来送人,可他们在接触之前从他们单位过来的人,目前咱们技术标准都已经公布出去,就连研发的技术项目也处于筹备中……”
对于北方局跟201派来的人,红星所保卫科负责人王大治担忧地向梁昊汇报。
“艹!我也觉得他们没安好心,居然来打探咱们的项目情况!”
梁昊怒了。
一旁的陈志强则是瞪了梁昊一眼,随后黑着脸质问王大治,“你们保卫科怎么干的?新来的人,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组织学习《保密守则》?咱们是军工科研单位,新人进来的第一轮培训就是保密!”
不管是良好,还是王大治,都低下了头。
没法解释啊。
怎么解释?
难道说,红星所这几年,因为没有上级的任务计划,好几年都没有进新人,甚至不少技术骨干也被抽调出去支援兄弟单位建设,结果就导致他们都忘记了招牌新人后的培训流程?
杨威是这几年来唯一一个红星所新增技术人员。
可人家各种事情做得非常完美,甚至比他们都还更好。
根本就不用任何培训。
“陈主任,其实没有必要担心,这样咱们反而省事了。”
杨威开口了。
陈志强在知道齐景山没有跟他见面后就跑到红星所,连夜就追了过来。
不就是怕齐景山说服杨威,让杨威去了北方局么?
结果到了这边,才发现,齐景山他们带着的人中,有些人居然是间谍,在打探红星所坦克项目的具体性能指标。
“杨威,一旦咱们的性能指标泄露,他们也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指标,甚至可能因为基础更好,比咱们更快搞出来,到时候咱的投资……”
陈志强急了。
杨威终究还是太年轻啊。
不知道同行竞争的后果如何。
201所是国内最核心的坦克研究所;617是最骨干的坦克研发、生产厂。
无论是技术基础还是资金实力,都远超过红星所。
红星所的项目没了优势,即使拿出来的都差不多,最终不用想,军方肯定会选择201跟617的方案。
军方本来就不会给红星所的坦克项目研发经费的。
“领导,我就想问问,即使我们搞出来,融合了大量先进技术的坦克,每一辆的成本起码都得在300万甚至400万以上,您觉得部队会采购多少?”
杨威没有急着辩解。
而是问了陈志强这样的问题。
他的问题出来,连梁昊都傻眼了。
“既然成本高,部队不会采购多少,咱们把所有经费砸到这里面,干什么?”
梁昊真的难以理解。
从自卫反击战战场上回来,在杨威的决定下,不只是红星所,几乎整个西南局都在配合杨威搞坦克项目,这还没有开始,杨威就开始给大家泼冷水了?
“是啊,杨威,你不是也说了,没有市场潜力,没有用户的产品,咱们不搞么?咱们不是那些大所啊,他们有国家的经费支撑,咱们自主立项,自主筹集经费!”
陈志强更急。
没有市场用户,大量资金砸进去,怎么回收回来?
整个项目的工作分配都已经完成,负责人也都任命了,甚至专项资金都已经划拨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