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萧妃云给了林九九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萧妃云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想背靠大树好乘凉。
新公司背后是林氏集团,这名气可是响当当。
这天,凌志送货从城里回到家,已是晚上。
正在吃晚饭时,大伯过来串门。
大伯叫凌强,家住在村口,起了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房。
在平窑村,凌志的大伯家算是很殷实的家庭。
凌志老爸排行老三,还有个老四,是凌志的姑姑,嫁到外地,三年五载也不回家一趟。
凌志还有一个二伯,据说小时候就走丢了,至今不知死活。
大伯平时很少来凌志家。
两家虽说没有大的矛盾,但兄弟俩关系却不怎么好。
今天突然登门,肯定有事。
“大伯,快请坐。”
凌志很热情地和大伯打招呼,两家虽然关系不好,作为晚辈的凌志,对大伯却很尊重。
“哎吆,今天你们家有什么好事,吃这么好的菜?”
今天凌志在城里买了几斤猪肉,又买了几斤羊脚,顿了一锅。
最近凌志家,算是顿顿有肉吃了。
但听大伯的口气,似乎凌志家是吃不上这么好的菜的。
凌志老爸嘿嘿一笑:“哥,坐下来再吃点。”
凌志的老妈急忙再添一副碗筷,大伯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桌子边。
一杯酒下肚后,凌志大伯言道:“过几天,我们老爹八十大寿了,我准备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和村里的乡亲,我来和你商量一下,这费用怎么分摊呢?”
凌刚言道:“哥,为老爸操办八十大寿,还是你来作主吧,你说怎么分摊都可以。”
大伯凌强看了凌刚一眼,说道:“一桌十四个菜,成本价在一千左右,办个五十桌就是五万啊。”
“分摊的话,一家出两万五,可你家这条件,拿得出两万五吗?”
两三年前,凌志还在读大学,那时候家里确实很穷。
别说拿出两万五,就是两千五都没有。
有好几次,凌志没了生活费,问家里要。
爸妈为交学费还欠债呢,连几百生活费都拿不出,于是,老爸硬着头皮去找凌志大伯借。
凌志的大伯,也有一个儿子,和凌志一样大的,高中还是同班。
后来凌志考上了名牌大学,可大伯的儿子却名落孙山。
为此,大伯两口子对凌志羡慕嫉妒恨。
当凌志老爸来借钱,大伯就一句话:“没有借的,供不起儿子读大学,就让他回来务农好了。”
就这样,凌刚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回来。
老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又去找三大爷,三大爷翻箱倒柜,找出七百三十二元五毛钱来。
全部借给了凌志妈。
回到家后,老妈数落了一句:“亲哥有时候都没有街坊四邻好啊。”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