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鲁国与郑国交战,几乎没有赢过,恐郑病十分严重。
这一次,依惯例,鲁国应该嘴上应允着,但行动却缓慢着即可。
等晋国将列国联军组建起来,再一起打郑国就是。
但此时的鲁国实际掌控者是阳虎,在阳虎的指示下,季孙斯在鲁国卿级班子会议上提议提高对晋国命令的执行力,迅速出兵讨伐郑国。
打郑国,鲁军名义上的统帅是鲁定公,出面的却是季孙斯和仲孙何忌,幕后主导的当然是阳虎。
在阳虎的授意下,季孙斯和仲孙何忌按阳虎划出的行军路线,命令全军迅速进发。
阳虎的行军路线没有错,打郑国,鲁军得经过卫国。
经过卫国,鲁国得办一个借道手续。
但阳虎把眼一瞪,对季孙斯道:“都什么年代了,都什么时候了,借毛线道?卫国是鲁国最可靠的盟友,会为了这一丁点事就和鲁国翻脸吗?
军情紧急,半刻都耽误不得,唯有快速进军,打郑国一个措手不及才有可能取胜。一旦打了败仗,晋国责怪下来,谁承担责任?”
那就不借道吧。
正如阳虎所说,卫国没有意见!
在卫国看来,鲁国是卫国最可靠的盟国,历史上两国关系非常铁,再说鲁国这一次是奉晋国命令行事,而且又是事关天子的事,行大事不讲小节。
阳虎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正如阳虎所料,由于鲁军这一次进军实在太快了,郑国根本来不及反应,重镇匡邑就被鲁军拿下!
阳虎命令,在匡邑插上晋国旗帜,这意味着虽然是鲁国攻占了匡邑,但这是奉晋国命令而拿下的,应送给晋国。
阳虎很清楚,这个年代,唯有将晋国马屁拍好,自己所图的大事才有可能成功。
想当年,季孙意如正是将晋国马屁拍足了,不但没被追究驱逐国君之罪,还令鲁昭公最终客死他乡。
所有鲁国人都对阳虎很佩服,连季孙斯和仲孙何忌都觉得阳虎确实有几把刷子。
此次出兵郑国,看来阳虎的整个战略战术都很正确。
不向卫国借道,卫国表示了理解。
然后,阳虎快速进军突袭郑国重镇匡邑,并一举占领了匡邑,取得了鲁郑交战史上难得的一场胜利。
接下来,阳虎将匡邑送给晋国,使晋鲁关系铁上加铁。
阳虎的命令又来了,迅速撤军。
这一招令季孙斯和仲孙何忌又不得不佩服: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