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解释起来:“这玩意,名叫土豆,形状不规则,但你别看他丑了吧唧的,亩产上百斤不成问题,而且这玩意又好吃又方便!”
“若是将土豆的种子带到大明来,老朱你说说,大明的百姓还用挨饿吗?”
“朝廷还用赈灾拨款吗?这一切民生问题,不就解决了?”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内心澎湃震惊。
因为这个土豆,他闻所未闻。
不过看赵行这样子,又似乎不像是胡诌的。
难道真有此物?
“我知道,此事让你难办,毕竟有禁海令在先,但是老朱你想想,到时候你带着土豆种子,亩产上百斤后,皇帝还会怪罪你吗?”
“这点小事,在百姓面前,根本不叫事!毕竟当今的陛下,很体恤百姓!”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心头一动。
这小子难道觉察到朕的身份了?
故意这么说的?
不过这玩意,却是很香,很诱人啊!
赚多少银子对朱元璋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毕竟这玩意在朱元璋此刻看来,意义重大。
“好!如果真的能引进来这种子的话,倒也可以试试!”
赵行松了口气,见朱元璋松口,那后续就有的谈了。
就在这时候,师爷匆匆跑进来:“大人,外面的官员们都到齐了,都在等着呢!”
点了点头,赵行吩咐道:“好,你先去准备好银子,我这就过去。”
咯噔!
朱元璋心里翻起了嘀咕。
见官员,还要准备银子?
这是要干什么?
“咱能跟你一起去看看哪些官员?”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赵行也没多想,以为他是为了扩展生意,所以顺口就答应了:“当然没问题。”
对于外城这些官员,朱元璋算是了解一些的。
大多都是被排挤至此,所以有的人,至此一生都未见过朱元璋。
毕竟朱元璋日理万机,外城的事情,他都是全权交给下面人在管理。
也好,趁此机会,接触一下这些官员!
朱元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前院。
师爷把赵行的话传给各位官员。
所有人都无比激动。
“没事没事,我们再等等也无妨!”
这些官员们围在一起,纷纷大笑起来。
“看来赵县令日理万机,想必是在商议重要的事情吧!”
“哈哈,赵县令哪像我们?他肯定是时时刻刻都在赚钱!”
“是啊是啊,幸好有赵县令在,我们这些外城官员才能过上好日子,不怕你们笑话,在此之前,我那寒舍穷的叮当响,连半两肉都买不起。”
“大家都彼此彼此,我家还每日吃野菜呢!”
“这一切,多亏了赵县令啊!”
众人对赵行赞赏有加,甚至将他当成亲爹敬着。
原因无他,这小子年纪轻轻,就带着他们发家致富,而且对外城做了如此多的贡献,他们感激都来不及。
“赵县令,真是好官呐!”
“有赵县令在,我们外城这些官员,日子也终于过得舒坦咯。”
他们也都是发自肺腑高兴。
虽然曾经对赵行不服过,但是经过月余时间,他们早已对赵行佩服的五体投地。
甚至赵行每个月还给他们发银子!让他们在青楼里面谈生意!
尤其是那曾立树,他可是赵行一手带起来的,现在也有了自己产业。
小日子过的极其潇洒。
想想当初自己被胡惟庸排挤到外城时,他浑身上下拿不出一个铜板来。
每日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上街当狗乞讨。
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