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陛下,为了此次科考顺利进行,我等日夜兼程赶章程,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看到百官们的报告,朱元璋也是露出欣慰之色。
如今甚好!
“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六部去办!”朱元璋大手一挥,开心之至。
很快就在这时候,李善长往前走了两步,来到了朝堂的正中心,李善长这般举动,瞬间引来百官们的目光。
虽然如今朝堂上换了很多新面孔,但是他们对李善长,还是耳濡目染的。
谁不知道李善长的来头?
那可是当今陛下的老兄弟,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的大功臣!更是大明第一个丞相!
如此人物,此时此刻来到朝堂上,必然是有大事!
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因为胡惟庸跟李善长的关系,所以李善长的举动,让这些官员们都格外的关注。
胡惟庸可是李善长亲自培养起来,后来却因为野心膨胀,从而通敌叛国被杀。
现在李善长又站了出来,他们所有人一时间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老臣李善长,有事启奏陛下!”
李善长声音洪亮,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凝,朝着李善长看去,心里也是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李善长今日上朝前来,所为何事?
这老家伙,不去颐养天年,怎么又对朝中之事感兴趣了?
“李国公,你有何事?”朱元璋深吸了口气,开口问道。
李善长抬起头来,振振有词:
“陛下,臣受宠皇恩,食皇家俸禄,理应为皇家分忧!”
“如今大明蒸蒸日上,盛世在即,泽泻都因陛下的隆恩,天眷大明,福泽天下,老臣知道,一代新人换旧人,如今也是朝廷用人之时,所以老臣身为朝廷大员,理应为站出来国分忧!”
听到这话,周围所有官员们全都沉默不语,皇宫大殿内异常的宁静。
原本热闹和谐的大殿,陡然间变成了现在这诡异模样。
甚至当李善长说出这些话来的时候,这些官员们都纷纷不解,这李善长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就连朱元璋也是微微蹙眉,疑惑重重。
“李国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这是要为咱分哪门子的忧?”
朱元璋缓缓皱起眉头来,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拐弯抹角的谏言,这种读书人,一肚子的花花肠子,有什么事情上来也不明说,而是先试探一下。
朱元璋对此很反感。
他很喜欢跟赵行的交流方式,简单粗暴,有什么说什么,根本没必要遮遮掩掩。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若要重新回到朝堂来议事,朱元璋这心里恐怕并不能放心。
他身为第一任宰相,这影响力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