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府邸之内!
李善长同样收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他紧紧握住手中的报纸,几乎将其揉成一团,表情满是愤恨与嫉妒。
起初,李善长和蓝玉一样,预想赵行必将在粮草筹备上陷入困境。
尤其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调配物资,无疑是难于登天。
他曾设想,如果换作自己接手此事,至少需要耗费数月才能勉强调度妥当。
然而,现实却是赵行仅用几天时间便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让李善长深感震惊与挫败。
东南西北公路通道历来畅通无阻,如今却拥挤异常。
即便如此,商人们仍争分夺秒,源源不断地将粮草,物资通过这条通道运往北方边疆的军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军队补给需求。
这一系列的消息再次让朝廷各级官员瞠目结舌!
而李善长在得知详情后更是气得全身颤抖!
更让他愤怒的是,淮西武将在出征后并未向他通报任何情况!
而是直接向朝廷报告军情动态,仿佛完全忽视了他的存在。
李善长意识到,虽然他为淮西一派争取到了公路工程的监管权。
但在战争爆发之际,淮西武将已成为了该派系中的主导力量!
相比之下,他这位国公的地位显得微不足道。
在蓝玉等实战型将领眼中,他的影响力根本无法比拟战功的重要性。
原本与赵行势均力敌的较量,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陡生变故。
赵行解决军费和物资的速度之快,远超李善长的预料,甚至还未等他从中设阻,赵行就已经圆满达成目标!
他深知,只要朱元璋在位一天,他就用不可能翻身了!
……
皇宫御书房内。
则呈现出迥异的氛围。
面对草原大军的突然袭击,大明确实措手不及。
由于战争爆发,急需从全国各地紧急调集大量物资。
稍有不慎,即使取得战争胜利,也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崩溃,物资财力消耗殆尽。
相较于前线将士的激动情绪,朱元璋始终忧心忡忡,心中反复盘算着最坏的结果:
一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前线作战可能陷入僵局乃至溃败。
二是为了保障前线供给,过度抽调地方资源,可能会对地方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无论哪种情况都将把大明推向深渊。
正当朱元璋心情沉痛之时,户部尚书郭恒满面春风地走进御书房,陪同的还有督查司指挥使郭英,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罕见的笑容。
“陛下,喜讯!”
户部尚书郭恒满脸掩不住的喜悦,如同枯木逢春,焕发新生。
“快说来听听,到底有何好事?”
朱元璋虽心中好奇,但并未抱有过高期望。
“陛下,我朝大军已在草原边境集结完毕,燕王与宁王两路兵马互为犄角,防线固若金汤。”
“令人欣喜的是,后勤补给无论是粮草还是物资,几乎与大军同步抵达草原,并且后续补给仍在不断补充中。”
郭恒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