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与赵行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一个着重于官僚体系,一个强调百姓根基。
但二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尽管朱元璋并不情愿承认,赵行又一次走在了他的前面。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赵行提出的方案对大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确实应当如此嘉奖百姓。”
“不过,如何赏赐却又成了问题,毕竟历史上并无先例可循。”朱元璋有些犯难。
对此,赵行胸有成竹地回应:
“陛下不必忧虑,户部自有妥善安排。可以考虑年后适当减少部分粮税,或者直接发放金钱补贴等实质性的福利措施。”
朱元璋闻此,内心虽波澜起伏,犹豫不决,但表面上仍保持着一副深思熟虑,顾全大局的镇定。
深知世间万物无付出则无回报的道理,他心系黎民疾苦,渴望实现大明与百姓同甘共苦的理想国境。
尽管赵行提出的条件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牺牲,但这或许能逐步消除百姓对朝廷的戒备心理,使他们真心归顺于大明。
“就这样吧,一切按照你的计划进行!”
朱元璋眼神一宁,坚定下令:“至于犒赏军队的事宜,你一并安排好!”
“至于藩王及蓝玉那边,咱自有分寸。”
……
很快!
赵行领命返回户部后,迅速召集户部和礼部众多官员召开紧急会议,共同磋商如何妥当实施犒军之举以及公正分配给百姓的奖赏!
“赵大人,关于如何将这些赏赐直接送到百姓手中,您有何打算?”
曾立树谨慎发问,眉宇间透露着担忧。
“若是按州县逐级下放,恐怕会生出诸多乱子。”
赵行听罢,赞赏地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老曾,你这老狐狸确实心思缜密。”
“我明白你与淮西势力有过节,但你的顾虑确有道理。”
“无论哪一级别的官员,面对利益的诱惑,都难以做到不动摇。”
“层层下放的话,难免会被中途截留,中饱私囊,甚至可能反咬一口,栽赃于我。”
他深知淮西势力惯用的手段,朝廷发放至基层的恩赏,需经过户部审核。
再传递至各路总督,然后分散到州府知州,最终才到达县令层级!
这一路上,究竟有多少能真正抵达百姓之手,实属难料。
而百姓对此浑然不知,只会误以为朝廷漠视民生,这种误解很可能导致民怨沸腾,酿成社会动荡。
即便是赵行也无法担保这套机制能够完美运行。
虽然务实派在地方上颇受好评,但他也清楚,那些支持自己的务实派并非完全同心同德,因此并不愿过多插手他们的管理。
“诸位切不可掉以轻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如今他们得意,战功赫赫的这些淮西势力武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