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藩王规矩,应当予以封赏。”
郭恒话音刚落,朝堂气氛瞬时变得微妙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之际,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谏言:
“陛下,微臣以为,两位藩王虽然立下汗马功劳,其所得皆为抵御外敌之成果,故战场上获取的财物应悉数上缴朝廷。”
“然而,考虑到他们的战功,朝廷可酌情增加他们的治权范围,并按功绩大小进行封赏。”
此观点得到众多大臣的附和,朱元璋听闻后虽感欣慰,但也深知此刻若轻易改变决定,只怕后续局面将更为棘手。
“罢了,咱已有定夺。”
“赵行,你来处理吧!”
朱元璋决绝地否定了群臣的建议,示意赵行负责处理此事。
然而,听到朱元璋的决定,众多大臣顿时焦急万分,纷纷出列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
他们惶恐不安地谏言!
“真要这么的话,隐患极大,陛下必然不愿看到大明未来受制于他人,更不愿见到江山易主的一刻吧?”
赵行见状心中不悦,面对这些随风倒的大臣,他厉声道:
“都给我闭嘴!”
“陛下金口玉言,他的决策岂容尔等随意更改?”
“你们脑子都有病是吗?”
“藩王若有能力建功立业,你们若是硬生生剥夺,万一将来哪个藩王心生叛逆,你们又有谁能抵挡得住?”
赵行一番犀利质问,令群臣哑口无言。
藩王如今势力强盛,倘若朝廷过于压制,确实可能导致反叛。
赵行看着这群短视的大臣,不禁想到朱标整顿朝政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
他们大多只是庸碌之辈,只会相互攻讦,却鲜有为国效力之策。
朱元璋目睹赵行训斥群臣,非但没有动怒,反而暗自欢喜。
长久以来,这些大臣时常以道德绑架自己这位皇帝,以至于有时不得不妥协。
今见他们被赵行教训,自然是满心痛快。
“既然藩王法度已经确立并实施,便不应半途而废。”
“咱若出尔反尔,皇家威严何在?”
朱元璋坚定表态,但这话在赵行听来却是苦笑不已,毕竟当日朱元璋也是经过他和朱标多次劝说才勉强改变了主意。
赵行接着提议:“请陛下传召两位殿下入殿,进行封赏。”
朱元璋对此也颇为好奇,藩王们是否能接受这个方案?
“宣燕王殿下,宁王殿下觐见!”
随着内侍尖锐的声音,宁王与燕王已在殿外恭候多时,立刻步入大殿跪拜行礼。
朱元璋看到久未谋面的儿子,内心感慨万千。
眼前的朱权与朱棣均表现得独当一面,尤其是朱棣在外取得的成就,更是让朱元璋深感骄傲。
“起来吧!”
“此次抵抗草原入侵,你们的表现堪称出色。”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
“你们想要何种封赏,尽管直说。”
“至于攻占的领地问题,由赵行给你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