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赵行所涉足的,是关乎整个战局走向的关键军事部署。
诸多眼光独到的大臣开始揣摩,莫非赵行欲借此机会与淮西武将争夺战功?
李善长皱眉深思,其他淮西武将更是如临战场般惴惴不安。
他们刚从赵行手中夺取公路控制权不久,此刻不禁担忧!
赵行是否又觊觎他们的军功?
就在疑云密布之时,赵行说明了他的推荐:“陛下,微臣建议启用徐达之子徐辉祖。”
“徐辉祖自幼在沙场砥砺成长,随父历经多次大战洗礼,深谙徐达兵法精髓。”
“微臣还认为,粮草辎重押送之重任,应交由徐辉祖负责。”
“有他在,任何意图劫掠粮草的乱匪都将无所遁形,无法占得丝毫便宜。”
“微臣确信,徐辉祖完全能够胜任此等艰巨使命。”
赵行的话语落地,满朝文武才恍然大悟,朱元璋听闻徐辉祖的名字后,嘴角勾勒出一抹深藏不露的笑容。
原来,赵行洞察秋毫,仅凭朱元璋的微妙示意,便洞悉其战略用心。
然而淮西武将们则满腔愤懑。
他们虽以勇猛著称,但也并非不通谋略,赵行话语中的隐晦讽刺,他们岂能无感?
这是质疑他们会监守自盗吗?
此时众人忆起,赵行背后倚仗着徐达的深厚根基。
徐达虽已年迈,但他的忠诚部下仍视赵行为领袖,加之赵行还掌握着福余部落拿精锐之师。
真正较量起来,赵行麾下的兵力绝非淮西武将之下,甚至足以分庭抗礼!
“赵大人所献之策甚妙!”
太子朱标立即表示赞同,他的表态预示着此事已成定局,淮西武将纵然内心不满,也不敢公然违逆。
庆幸的是,主将之位依旧由淮西武将执掌,这一点多少让他们感到些许宽慰。
“既然诸位并无异议,此事就此敲定。”
“赵行,此次征战所需的物资和军饷供给,务必不能像上次草原那样捉襟见肘。”
“西北地区虽不如北方拥有便捷交通,咱相信你自有应对之策。”
朱元璋话音未落,赵行已在极力压抑内心的不满,若非场合所限,几乎就要据理力争。
“陛下尽管放心,此次交通运输必将面临重重困难。”
“敌人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巧妙布局,而非硬碰硬。”
“至于后勤补给方面,微臣必竭尽全力。”
面对赵行坚定的保证,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那就速速筹备,待你们凯旋归来,咱定有厚赏。”
“退朝。”
尽管朱元璋言辞间充满豪情壮志,但他深知,此次战役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尽管赵行表面上泰然自若,但朱元璋明白,按时保质保量地将作战物资送达前线实属不易。
幸好,去年征收的税银已尽数入库,尚未动用,因此在军饷供应上并无后顾之忧。
随着退朝钟声响起,满朝文武带着各自沉重的心情散去。
赵行正欲离开,李文忠走过来对他道:
“赵大人,此番战役的后方补给工作,就全仰仗你多费心思了。”
李文忠身为开国重臣,权倾一时,此刻却对赵行深施一礼!
这一举动令赵行颇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