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未曾料想自己一生守护的淮西势力,在关键时刻竟无一人挺身而出。
若非朱元璋网开一面,他或许早已丧命于此。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李善长,面对皇权的决定亦无法力挽狂澜。
很快,侍卫踏入朝堂,将李善长架出去执行杖刑。
淮西势力的官员们,如蓝玉等人,见李善长都无法幸免,无不面露极度的尴尬与不安。
李善长的遭遇使得他们再也不敢轻易开口。
而在赵行看来,李善长所受的重罚并未对他产生丝毫影响。
他再度向朱元璋拱手进言:“陛下,针对草原的战事,微臣建议应主动出击。”
“并且,我们可以请宁王和燕王共同支援。”
“一则,他们是大明子民,保家卫国乃其职责所在!二来,借此良机展示大明军队的真实实力,让他们见识到大明先进的武器装备。”
“陛下,请注意,燕王虽然拥有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其余藩王手中却极为稀少。”
赵行言简意赅,迅速勾勒出应对北方战事的战略框架。
无论面对嚣张挑衅的敌军,或是意图割据的附属国,只需让他们亲身体验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令其胆寒。
“藩王们一直将注意力集中于军备力量的强化,视其为自身的骄傲!”
“那么,就让我们让他们亲眼见识到,真正的先进武器是如何超越他们认知的界限。”
在赵行的剖析下,众人豁然开朗,明白了这场战争该如何部署与应对。
即便是情绪低落的淮西势力贵族们,尤其是蓝玉,听闻之后眼中也闪现出一丝振奋的光芒。
此前,目睹赵行对李善长的严厉斥责,他们原以为赵行会反对出兵。
殊不知,赵行不仅支持出兵,甚至还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军队装备。
这番激情洋溢的言论,瞬间点燃了淮西势力将领们心中的火焰。
原本他们对赵行心存怨愤,但在关乎战事的关键时刻,蓝玉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赵行的深思熟虑和真心实意。
“既然战火已燃,太子你便协同几个部门全力筹备,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在战场上指挥调度!”
赵行的这番话,甚至连朱元璋听后都感到一阵热血。
同时,朱元璋也意识到,各藩王在战场上的骁勇表现各有特点,身为太子的朱靖同样需要历练成长!
于是,朱元璋果断决定,此战由太子朱靖随军督战指导。
朱元璋尤其重视朱标的内政素养培养,而在军事教育方面却相对疏忽,导致朱标的军事才能略显不足!
此前,朱元璋深信,朱标只需通晓治国之策,无需钻研战术的细微之处。
然而,时移世易,朱元璋的观点发生了转变,他决意让朱标实现文韬武略的全面发展。
当得知朱元璋颁下诏令,深知此次出征势在必行的蓝玉,心中不由得掀起一阵波澜。
尽管李善长那边出现了一些变故,但对于蓝玉这类勇猛武将而言,并未构成根本性障碍。
“臣领旨。”
蓝玉回应道,紧接着问道:“陛下,此番战役的主将人选,哪位更为合适呢?”
朱元璋闻言,目光扫过文武百官,当他看到蓝玉摩拳擦掌,热情洋溢的样子,心中了然,蓝玉正期待他能委以此重任。
然而,朱元璋胸中有自己的布局。
“咱决定,命蓝玉为先锋,此役主将由礼部尚书赵行担当,太子朱标任副将,几个部门协同作战。”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