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如同遭到雷击,眼中瞬间充满了震惊与悲愤交加的光芒。
“你们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凭什么我的人死了就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蓝玉狂暴地摇晃着牢门的铁栅栏,脸庞扭曲,满目愤慨至极。
数十多位义子,这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是满门抄斩!
“吼!”
蓝玉胸中的怒火几欲喷薄而出,仿佛就要炸裂开来。
此刻,他甚至产生一丝悔意,若是当初采纳了赵行的劝告,不强出头,又怎会招致今日这般损人不利己的结局?
在强烈的愤怒与痛苦中,蓝玉对赵行的刻骨仇恨支撑他熬过了那一百杖刑的折磨。
刑罚结束,蓝玉几乎感觉不到肉体上的疼痛,只剩下对赵行深深的仇恨。
他内心暗自发誓,终有一天,他会找机会让赵行付出百倍代价,以偿还他此刻承受的所有痛苦。
蓝玉受刑完毕,终于离开刑部大牢,淮西贵族们皆为此松了一口气,此事暂告一段落。
虽然淮西贵族损失惨重,但总算保住了大部分实力。
相对比之下,接掌军务部事务的赵行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与无聊。
他身边总跟着那个充满疑惑的朱标,这让赵行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位贴身保镖,时刻需关照这位初入世事的朱标。
时光荏苒,赵行担任军务部大学士一职已有数月,期间仅造访军务部几次,粗略了解了军务部的人员配置情况。
而蓝玉受刑后在家修养两个多月,才勉强能够下床活动。
李长卿因一封诋毁赵行的书信,处境艰难,即便禁足期满也不敢轻易上朝。
自赵行接手军务部以来,朱标总是尽可能地紧跟其左右,期待能从中领悟到治军理政的本事。
然而,时间悄然流逝,四个月过去,赵行却未展现出任何重整军务部的迹象。
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不仅令朱标深感意外,也让早有防备,欲给赵行一个下马威的淮西武将们倍感困惑。
当赵行接掌军务部的消息传开时,淮西武将们一度风声鹤唳,皆认为赵行会立即对他们动手。
为此纷纷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然而,时至今日,军务部似乎依然保持着蓝玉主政时的状态,未有任何变动。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淮西武将们的心态逐渐放松,猜测赵行或许是顾忌他们的势力,才迟迟未采取行动。
毕竟,自大明建国以来,军队一直被视为淮西武将们的势力区域。
其中不乏封国公的显赫人物,即便是最底层的将领,也至少拥有爵位的身份。
尽管赵行深受陛下宠信,朝廷官员对其敬畏三分,但在淮西武将眼中,他尚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若非陛下的高度倚重,他们或许早已对赵行发难,怎会让赵行安然至今。
因此,淮西势力正在暗中寻找机会,企图罗织罪名陷害赵行,迫使陛下亲自惩处。
倘若不成,他们则计划等到朱标等新秀崛起时,再行发难,那时他们的胜算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