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难以接受,赵行仅凭一句话,就几乎夺了他们的权力。
就在他们准备激烈抗议之际,赵行并未与其多费口舌争论,而是直接揭示了他们贪腐堕落的确实证据,并由朱标现场核实。
尽管众人内心抵触,但在确凿无疑的证据面前,赵行表现得坚定果断,绝不妥协。
在赵行眼中,这些人才是侵蚀军务部肌体的蛀虫,若不及早剔除,必将成为动摇军务部根基的重大隐患。
“我的这些决策并非轻率之举,也不是与各位商榷之事。”
“如有任何人胆敢违抗,或在暗中煽动叛乱,散播流言蜚语,无论是国公还是其他显赫人物,我都将依法将其投入刑部大牢,严惩不贷。”
赵行的坚决态度令在场的所有功爵无不感到震慑。
此刻,他们之中已无人能如蓝玉,李善长般稳住阵脚。
“我等愿意遵从赵大人的安排。”
李文忠和李彬率先表态,暂时避其锋芒以求自保。
随后,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功爵不得不屈服,纷纷表示赞同。
既然赵行剥夺了他们在军务部的职务,他们留在这里已失去意义。
当众功爵逐渐离席,宽敞的议事大厅只剩下了赵行与朱标两人。
朱标内心满是对那些人的愤怒与失望。
最初,他对赵行在军务部推行考核制度颇为不解,此刻看来,这无疑是整肃军务的必要手段。
“赵大人,考核具体应该如何操作?”
“赵大人此举,是不是决心对军务部进行全面整改?”
赵行微笑着回应:“殿下,有些人仗着资历老,地位高却无所作为,致使新生力量无法得到应有的磨砺和晋升通道。”
“长此以往,军务部将走向何方?”
“百户以上的将领正值壮年,且有军功加身,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
“只要用心培养,他们之中必然能孕育出支撑国家的栋梁之才。”
尽管赵行已经详尽解释,但朱标仍存有疑虑。
“赵大人,百户以上的将领人数众多,其中甚至包括蓝玉的义子,你会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吗?”
赵行再次微笑:“那些只会攀附权贵,缺乏真才实学者,有何理由赋予他们特殊的机会?”
“殿下认为,这些人将来真的会全心全意为大明效力吗?”
“另外,殿下是不是注意到淮西派官员对我是如何的态度?因此,我又怎会轻易让他们崭露头角?”
赵行直截了当地阐明了他的真实意图。
朱元璋之所以将他推举至此高位,就是为了让他与淮西派势力形成对立,必要时甚至要彻底根除他们。
既然如此,那他就放手去做。
赵行曾多次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他们却视赵行为敌人,那么也就不必再奢望和平共处。
“殿下可知,陛下为何会选择我来执掌军务部?”
“理论上,陛下完全可以挑选诸如李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