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兄长性格敦厚,日后登基,虽不至于轻易受挑拨之辞影响而针对燕国,只怕难以驾驭朝臣,甚至被权臣架空。”
“那时,我燕跟大明两国恐难免兵戎相见。”
朱棣的忧虑如影随形,虽然朱标尚未继位,他已预见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
对此,姚广孝只能宽慰:“主上,那种局面尚需时日,当前首要之务,乃是我燕国极需壮大自身实力。”
“若此战能击败阿史那贺鲁,甚至招降他归顺,我燕国军力必能大幅提升。”
朱棣直言不讳,胸中宏图袒露无遗。
“我们要强化军备,更要全面提升各领域实力,和尚还需多费心。”
……
战场前线!
随着阿史那贺鲁精锐的强势加盟,草原大军如猛虎添翼,气势汹汹欲一鼓作气,反击大明军,摧毁其锐气。
蓝玉冷眼旁观,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上次交锋,草原人已领略过大明军械之凌厉,如今竟还敢倾巢而出,莫非他们还认为战场依旧停留在几年前纯粹靠体力厮杀的时代?
蓝玉一声令下,炮火连天,大明军稳扎稳打,步步向前推进。
短短数日,晴空万里变为硝烟弥漫,大地被战火涂炭。
在北境军队雷霆般的炮火洗礼下,草原大军再次溃败,仓皇撤退。
目睹敌军狼狈模样,蓝玉心中涌起无比畅快。
过去由他指挥的战役,往往陷入血肉横飞的近身搏杀,即使最终得胜,己方亦伤亡惨重。
而今,大明军几乎毫发无损,蓝玉只需稳坐后方,关注战况,调整策略,至于北境军队自身,无需他过分操心,皆能灵活应对。
这种景象让蓝玉惊叹不已。
徐辉祖在一旁满脸自豪:“将军,北境军队日常训练严格遵循实战标准,战前军令如山,一旦投入战斗,将士们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自主调整战术!”
“甚至在生死存亡之际,可以无视军令,随机应变。”
“战场风云变幻,没有一成不变的战术,所以每位战士都必须具备独立判断能力,适时调整战术。”
“这些都是赵大人对我大明军将士设定的作战法则。”
蓝玉闻此,心头震撼,对赵行的军事才能又多了几分敬佩。
他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军队应有的素质,与他昔日统率的那些队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在这场战役中,赵行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超凡的练兵之道,让蓝玉对他肃然起敬。
尽管二人分属敌对阵营,这份敬仰之情只能深藏于心。
此时,大明如雷霆般的炮火猛烈轰击,瞬间将战局推向一边倒的局面。
即便阿史那贺鲁派出精锐铁骑,也无法突破大明炮火的封锁,被困其中,动弹不得。
“北境军队怎会有如此实力?”
阿史那贺鲁听闻消息,愤怒得暴跳如雷,震惊于自家精锐在大明兵马面前竟显得如此脆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