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这连发三问,让朱标愣在那里。
的确,以父皇多疑的性格,面对燕王日益强大的事实,理应更加警觉才对,为何此时却显得如此淡然?
朱标心头涌起一阵疑云,疑惑重重。
他凝视着眼前的赵行,沉声发问:
“赵大人,是不是父皇觉察到你所布之战略部署足以抗衡属国对我大明的威胁,故而对此局势淡然处之?”
赵行并未正面回应,而是悠然言道:
“殿下,任凭属国势力如何嚣张,终究无法与我大明铁骑争锋。”
“于朝廷而言,置之不理,便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燕王此番并非以藩王身份领军出征,因此,大明不必为此行嘉奖。”
朱标听罢,犹如拨云见日,思绪顿时明晰起来。
“赵大人,我已然领悟。”
他语气坚定:“如此看来,朝廷应当彻底放手,不再干预燕,宁两国内政。”
赵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殿下英明。”
“甚好,那北境军队及各将领的赏赐事宜,即可按章办理。”朱标决断道。
群臣纷纷附和,随后有序退出东宫。
按照战功大小,各项奖赏迅速得到落实。
此役主将蓝玉,凭借这场战役再度扬威沙场,淮西势力深感,在危急关头,蓝玉实为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
诸多淮西老将年岁渐长,已无力再亲赴战场,更凸显出蓝玉的重要性。
虽然此战只给予物质奖励,未有封爵,且数额有限,但蓝玉对此毫不在意。
在他心中,更为珍视的是朝廷因胜利而解除对他过往种种限制。
此刻,蓝玉对赵行充满了敬意与感激。
倘若没有赵行对战局精准入微的解析,他或许无法赢得这场战斗!
即使侥幸取胜,恐怕也会付出惨重代价,伤亡无数,导致战功寥寥,甚至可能功过相抵,白费一番心血。
赏赐过后,朝廷恢复平静,各部门各司其职,一切井然有序。
每日清晨,早朝依旧照常举行。
一日朝会中,各部官员汇报政务,当朱元璋得知公路工程已耗费近十亿时,不禁痛心疾首。
此刻,他回想起赵行曾对他阐述的一番道理:无论是守疆土还是主动出击,都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赵行,如今公路工程进展如何?”
朱元璋虽对巨额开销心痛不已,但内心深处仍期待赵行能有妙计回本。
赵行从容答道:“陛下,当前工程已完成三成,自外城为中心,至北境行省段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试运行期间,我们会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待全线贯通后,应无大碍。”
朱元璋听到目前只能在两省之间试行,不由得焦虑万分。
“赵行,草原频繁侵犯我境,战事损耗巨大,即便大明经济繁荣,也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啊。”
朱元璋话音至此,刻意停顿,赵行心领神会,这是他在暗示自己如何弥补这项财政亏空。
赵行坦然应对:“陛下不要忧心,尽管汽车尚处于试运行状态,但它已具备开展商业运营的条件。”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无人知晓汽车与商业之间有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