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唯皇命是从,行事雷厉风行,无人敢轻易得罪。
朱元璋甚至预见,自己驾崩后,若朱标权威不足,督查司可能会遭受严酷的报复。
这样一个只效忠皇帝的机构,如今却被监国太子公开质疑,这不等于直接打他的脸。
可是,谁让朱标是他最疼爱的儿子呢?
尽管心里不痛快,朱元璋并未过多苛责朱标,反而将视线转向了一旁的赵行。
这一眼望去,朱元璋气得差点蹦起来。
这小狐狸,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模样!
好像每次自家儿子出状况,他都乐见其成。
然而,朱元璋对赵行的信任并未动摇,否则也不会让他参与此事。
家丑不可外扬,除非齐王的罪证确凿无疑,否则朱元璋不愿让更多人知晓。
但赵行与别的朝臣不同,朱元璋对他毫无保留。
或许,要妥善处理此事,还得借助赵行的力量。
“赵行,看戏看得挺开心吧?”
朱元璋突然发问,把赵行吓得一抖。
这老泥鳅,大事小事都不放过他,半点不让人省心。
“陛下,臣并未看戏。”
赵行赶紧澄清。
“这是皇家内部事务,微臣哪有插手的份儿,还是告退为好。”
这小狐狸还想置身事外?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
“你今天试试走出这个大殿看看!”
朱元璋厉声道,“身为朝廷重臣,理应主动为陛下和太子排忧解难。”
“如果没有这份觉悟,你以为你能活到今天?”
朱元璋毫不客气地反驳,让赵行一时语塞。
别看他语气严厉,实际上这就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若非赵行有真才实学,哪怕立下再多功劳,也早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哪能让他步步高升,封侯拜爵,位居高位?
这一切,全因赵行的实力所致。
只是朱元璋与赵行心知肚明,彼此默契地未予挑明。
因此,赵行明白,对于齐王之事,他不能袖手旁观。
“陛下,你这胸怀,臣只是开个玩笑缓解气氛罢了。”赵行赔笑。
“其实,臣对情况略有猜测,但具体细节尚未明朗。”
听罢此言,朱元璋冷哼一声,就知道这小狐狸脸皮够厚,懂得给自己找台阶下。
“你不清楚哪些地方?”朱元璋直奔主题。
赵行不再绕圈子:“齐王之事,关键在于他是不是觊觎太子之位。”
“这一点至关重要,必须有确凿证据,不能随意揣测。”
“只有摸清齐王的真实意图,才能做出决断。”
“毕竟藩王被人煽动并非稀罕事。”
赵行这番话,正合朱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