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语一挑,嘴角勾起一丝嘲讽,“哼,总算你们还有几分自知之明!”
“仅你们几个开窍?其他勋贵都躲到哪里去了?”
“难道李善长以为自己仍身强力壮,还能继续为朝廷排忧解难不成?”
他连声讥笑,对于他们的请求,却未给予任何明确表态。
往昔朝廷宽容之时,他们仗势欺人,嚣张跋扈。
如今东窗事发,却妄图揣着多年贪墨的黑金,安度晚年。
朱元璋暗道:哪有这般便宜之事!
那些淮西勋贵之中,除少数如徐达般忠诚于朝廷者,其余人哪个不是双手沾满背叛与罪孽?
若无对朝廷的合理交代,他们真以为朱元璋会轻易放过?
尤其是某些劣迹斑斑之徒,朱元璋岂容其逍遥法外?
因此,面对众勋贵的意图,朱元璋态度明显倾向于拒绝。
在朱元璋连番质询之下,几位勋贵个个面色苍白,冷汗淋漓。
淮西势力素来团结对外,如今仅他们几人单独来访,朱元璋显然对此极为不满。
面对朱元璋步步紧逼的追问,五位勋贵无不头皮发麻,惶恐不安。
终于,其中一人鼓足勇气,颤声道:“陛下,我等实不知他人所想,我等恰逢途中相遇,故一同进宫。”
朱元璋闻之,嘴角再次扬起冷笑。
显然,淮西势力内部已然出现裂痕,而这几人平日虽随大流附和淮西决策,倒也未曾独自行差踏错。
然而,朱元璋虽对他们并无深仇大恨,却也绝无轻易放过之意。
毕竟,铲除淮西蛀虫的计划他筹谋已久,如今爱子更因他们而丧命,他怎可能轻易罢手?
“赵行,他们皆为军中将领,而你是军务部大学士,对于他们的去留,你有权裁决。”
朱元璋并未明确表态,而是将决定权抛给了赵行。
面对朱元璋的推诿,赵行并未动怒,淡然道:
“陛下,以他们之年岁,提出回家养老,本无可厚非。”
此言一出,几位胆战心惊的勋贵顿时面露感激之色,眼神热切地注视着赵行,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他们喜悦之情尚未褪去,赵行又言:
“朝廷对官员回家养老有严格规定,只要依规申请,自然无碍。”
“况且,确有部分官员年迈体弱,虽居其位,却无力尽职,理应准其回家养老。”
赵行此言,令五位勋贵情绪愈发高涨,此刻方悔不当初,早知如此,何不早日投靠赵行,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只是,世间哪有回头路可走。
此时,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以及在场诸位勋贵,皆目光灼灼地盯着赵行,欲知其后续之意。
赵行亦不再拖延,直言道:“其实很简单,只需由官员所在部门对其回家养老前进行离职审计。”
他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核查该官员任内是否曾有违背朝廷法纪的行为。若一切清白,自然可顺利回家养老。”
赵行自认解释清晰,但现场众人依然如坠云雾,没能完全理解他话语背后的深意。
赵行见众人仍是一脸困惑,只得再次耐心再次解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