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心底里,这群太子党根本不足挂齿。
真正让他牵肠挂肚的是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万一他们有个三长两短,那才是赵行真正的困境,一场深重的危机。
刁光斗忧心忡忡:“大人,你怎么能不担心呢?”
“如果我们还在地方任职,远离朝堂纷争,自然无需考虑这么多。”
“但现在情况不同,大人还需审慎行事。”
“如今冒出的太子党与李善长一派截然不同。他们口口声声为朝廷分忧,却是一副伪君子做派,暗中满腹阴谋诡计。”
“大人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何况他们还打着太子派系的旗号,其潜在威胁更大。”刁光斗一席话,让赵行对他刮目相看。
赵行深知,就算自己不去招惹这帮人,他们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他们野心勃勃,企图复兴儒家,让儒家重归朝堂。
然而,儒家在朝廷打压之下,早已失去昔日辉煌,李善长离世后,更是陷入低谷。
加上教育普及,儒家思想在新一代学子中的影响力日益式微。
然而,儒学千年积淀,岂能轻易消亡?
赵行当年打压儒家,本意并非彻底消灭,而是希望兼容并蓄,汲取其精华。
这也为黄子澄,方孝孺等儒家人士提供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如今,他们自封为儒家的救世主,成为众多儒生复兴儒家的希望寄托,因而急切地要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他们表面维护皇权,实则觊觎权位名利。”
赵行冷然道:“都说商人逐利,这些打着儒家旗号的儒生又何尝不是?对
“们不必理会,任其折腾,真相终会浮出水面。我们只需静观其变。”
赵行面无波澜,他无意卷入党派斗争,也不贪恋权力。
但局势已变,大明王朝即将迎来风云巨变,朱元璋也不会放他离开朝堂。
面对无法回避的纷争,赵行决定,必要的时候,他绝不会任人欺凌。
刁光斗感叹:“大人说得对,这些小人机关算尽,防不胜防,唯有随机应变。”
他看着赵行身处高位,却仍不得安宁,不禁感慨万分。
赵行淡然一笑:“事已至此,后悔无用。”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并无沮丧,反而闪烁着坚毅光芒。
这时,郭恒带着郑和步入房内。
赵行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瘦弱的少年,如今已锻炼得刚毅果敢,成为有担当的铁血男儿,心中赞赏不已:
“郑和,你愈发精神抖擞了。”
“军务部的事都交接完毕了吗?”
如今郑和已非普通士卒,而是统率海军的将领,事务繁忙。
尽管如此,他的忙碌程度仍不及身兼两部尚书要职,既要为朱元璋父子出谋划策,又日理万机的赵行。
“大明虽开放海上贸易,经济有所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危机同样不容忽视。”
“因此,我大明漫长的海岸线上,任何一处防线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赵行时刻秉持居安思危的理念,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也始终如此要求。
郑和听闻,毫不犹豫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