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什么粮食不够了(1 / 2)

🎁美女直播

“哈哈,好啊,想不到太子也开始培养自己的亲信了,不错。”

“这些人能力如何?各有何过人之处?”

朱元璋对这个太子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朱标在众人的簇拥下显得愈发得人心,这让朱元璋心中满是宽慰。

身为一国之主,朱标必须要具备拢聚人心的手腕。

朱元璋暗自期盼,朱标能如同赵行一般,掌握那统领全局的高超技艺。

闻听朱标已悄然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体,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个意料之外的喜讯。

看起来,朱标并非那般迂腐不化。

须知,朱标自幼沉浸于儒家文化的熏陶,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

若非这些年在赵行身边耳濡目染,他或许至今仍坚信儒家之道无可挑剔。

郭英见朱元璋面露喜色,连忙添言:“陛下,方孝孺,黄子澄他们均为儒门出身,还提议请来了有功之臣齐泰,以及方孝孺自己做皇长孙的导师。”

“太子听闻方孝孺跟齐泰才情过人,便欣然应允了。”

然而,郭英话音刚落,朱元璋的眉宇间便浮现出一丝忧虑。

怎么这儒生的影子又冒了出来?

这群儒生,还真是纠缠不休。

早年未能彻底清理门户,难道还真有死灰复燃的一日?

此刻,朱元璋终于领悟了赵行昔日的忠告。

儒家思想千年流传,岂是朝夕之间就能连根铲除?

此事需徐徐图之。

“有趣,崭露头角的又是一群儒生。”

“不过,他们也并非全无可取,只要其行为未触及朝廷根本,姑且留他们一命!”

“但督查司务必加强监视,一旦发现不轨,即刻处置,不留情面。”

既然他们拥护的是朱标,那就暂时留下。

朱元璋此举,意在借他们之力平衡朝纲,制衡赵行一脉的势力。

无论官有多大,权有多重,都需有所约束,朝堂之上,绝不容许一家独大。

这,便是帝王的权谋之术!

朱元璋心中渐渐有了谱,对那些读书人心中所想,他已然揣摩得八九不离十。

留下他们,不过权宜之计,倒并非真把他们视作不可或缺的瑰宝。

“再者,那帮藩王的动向要盯紧了,半分松懈不得。”他又补了一句。

藩王私自带侍卫超标之事,如鲠在喉,始终让朱元璋难以释怀。

若非当时不在现场,他宁愿亲自给那些藩王一个难忘的教训,哪里会像赵行那样轻轻放下。

然而此刻,他无意旧事重提,但若再犯,绝不轻饶。

“微臣遵旨。”

郭英正欲退出,不料与进门的朱标迎面相遇,随行的还有赵行和工部尚书刁光斗。

朱元璋见朱标到来,便打发郭英离去,无需久留。

他的一系列安排,不愿朱标知悉过多细节。

随后,朱元璋目光转向赵行和刁光斗:

“太子监国期间,你们两个怎么来了?”

“难道有什么是太子处理不了的难题?”他眉间微蹙。

朱标监国已有时日,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朱元璋心中颇为满意。

朱标连忙施礼回答:“父皇,工部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经六部及内阁审议,均认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