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祖辈传承的耕作之法有何不同?
“你倒说说,这增产的窍门何在?”
好奇终是按捺不住,朱元璋启齿问道。
赵行也不绕弯,直言道:“陛下,秘诀在于耕作时施以肥料,滋养作物。”
“科研所多年研究,直至近日方确证肥效与安全性。”
“肥施得当,作物产量便能翻倍提升。”
“故臣欲改革这沿袭已久的农耕之道。”
朱元璋闻此,虽然没能全然领悟。
肥料二字更令他一头雾水。
但他深知科学之事非自己所长,正如汽车初现,不明其理却知善用。
是以此时,朱元璋已满怀期待。
“好,既胸有成竹,你便放手去做。”
“但关乎民生大计,务必谨慎从事。”
“若结果不佳,反惹风波,可就不妙了。”
朱元璋虽信赖赵行,却也免不了几句叮咛,这番话也是对赵行计划的默许。
朱标见父皇不再反对,脸上顿时绽放笑意。
“父皇圣明!对了,父皇,北伐大军明日将归,儿臣欲待其凯旋后,外出亲巡一番。”
朱标亲身考察的念头从未消减,即便母后驾崩,父皇悲痛未消,也难以阻挡他亲眼见证世态的决心。
朱元璋对朱标这份坚持颇为欣慰,自不会阻止。
他盼朱标能亲历民间辛酸,广开眼界。
书海无涯需泛舟,行万里路也不可废,知行合一,方得真知灼见。
“甚好,依你所愿。”
“各部门也不得懈怠,年终将至,国事更繁。”
朱元璋此言,是对群臣的警示。
各尚书连忙躬身应诺。
在赵行的调度下,朝堂诸事有条不紊。
朱元璋也渐渐接受马皇后之逝,心神重归国政。
北伐军胜利班师,实现了朱元璋心愿,重创草原朝廷,更擒获了令他耿耿于怀的敌将。
朱元璋对这位敌将恨之深切,除将他们的首级祭天祭地,更令人将其身躯肢解。
今日早朝,蓝玉等北伐将领已候于皇宫大殿外。
朝仪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神色肃穆,挥手下令:“来人,将那孽畜尸体抬进殿来。”
所言孽畜便是那位身首异处的草原朝廷将领。
其首级已供于朱元璋双亲陵前,躯体则运回京城。
此刻,殿中不仅有这位将领残破的遗体,还有草原朝廷朝廷皇帝元昊,以及其他被俘草原朝廷高层。
朱元璋性情刚烈,朝堂之上即时行刑非稀奇事,血染朝服之景也时有耳闻。
然而,一具无头躯体赫然现于朝堂,众臣仍是心头一紧。
残缺之躯,观之无不令人心悸。
惊惧之余,众人好奇难抑,纷纷侧目。
蓝玉面露傲色,得意禀报:“启禀陛下,此乃草原朝廷将领,臣已将其押解回朝。”
“哈哈哈……好!干得漂亮!”
朱元璋大悦。
他斜睨那将领遗骸,满不在乎:“你也终有今日,多年前你可曾预见到自己将丧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