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消息传来,旨意早已下达,一切皆成定局。
这些都让蓝玉感到措手不及。
幸而,赵行此次并未直接对西北军动手,虽撤去了部分义子的职务,但西北军的大部得以保留。
这让蓝玉的心中稍稍宽慰,不至太过绝望。
话说回来,若非如此,蓝玉恐唯有背水一战,趁权柄尚在,不惜一切捍卫个人的权益。
此际,蓝玉心底殷切期盼朱标莫再流连外巡,早日返京,重掌国之舵手。
于今,朱标成了蓝玉唯一的救命稻草。
毕竟他跟朱标的关系还是密切的!
相比较之下,他跟朱元璋以及赵行的关系,倒不是那么亲密。
赵行此番出手,虽令蓝玉在四域的势力近乎瓦解,好在亲自统率的西北军得以保全,损失不大。
加之他对朱标怀抱的期望,才让蓝玉心火未熄,选择了隐忍以待。
助朱元璋除去蓝玉部分党羽后,赵行的注意力重返户部重任。
至于年节馈赠,朱元璋懒得亲理,索性便由赵行全权处置。
对此,赵行自是游刃有余。
随着年礼分发,各地赋税之事也顺利推进。
各部门紧锣密鼓,终于迎来了年度最后一次朝议,预示着岁末将至。
今日朝会,既是对全年工作的总结汇报,也是对群臣的一次严格检验,意义非凡。
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满堂臣工。
对朱元璋而言,清理蓝玉的几个义子虽重创蓝玉。
但这不过是扳倒蓝玉的第一步棋,真正的较量才刚拉开序幕。
各部官员依次禀报,朱元璋静默倾听,无人知晓其心中所思,或听或未听。
听完汇报,朱元璋终是满意颔首:“甚好,各位都劳苦功高。”
随即话锋突转:“那兵部方面,可有要事呈报?”
言罢,朱元璋目光直指赵行。
赵行心领神会,答道:“陛下,微臣近来对军队进行了整编,并令万户以上将领分期学习文化及军事策略。”
“学成之后,将以考试决定将领升降,然皆以功绩晋升万户者,朝廷不会因一次学业测验而抹灭其赫赫战功。”
“因此,军务部将依据个人实际情况与特长,适度调整其职衔,确保人才不被埋没。”
赵行此言,令群臣始知,军中已掀起变革巨浪,赵行一言定乾坤,彰显其对军权的实际操控力。
大臣们渐悟,与其说军权归于朝廷,不如说是赵行一手遮天。
此认知加深了众人对赵行的敬畏之心。
少了李善长等淮西重臣的制衡,赵行权势更甚。
几可压倒整个朝堂,历史上一人独大至此,实属罕见。
赵行汇报完毕,满朝寂静。
除兵部尚书外,他人不敢妄论军机。
军务超脱六部之外,即便是有监督权的兵部尚书,也需看赵行脸色,遑论驾驭军务部。
这,便是权力的威严!
而赵行,正是那无人匹敌的掌权者!
他对军队的牢牢掌控,更使文武百官对其敬畏有加。
谁敢再有多言?
他们不能,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