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朱棣黯然离京的画面,黄子澄等人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一抹阴冷的笑意。
虽然朱元璋一度对朱棣青眼有加,但在皇权稳固面前,一切都需让步。
黄子澄等人心中笃定,朱元璋绝不会对朱棣的行径坐视不理。
否则,藩王和皇族内部纷起效仿,皇权与臣子私相授受的风气将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便是朱元璋也难以力挽狂澜。
只是,正当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沉浸在即将得逞的喜悦中时,他们忽视了朱元璋对皇权的重视!
早年间,权倾朝野的胡惟庸,因频繁插足朝政机要,最终自酿苦果,招致杀身之祸。
朱元璋不仅将皇权视看的很重,更不容许臣下的丝毫僭越与算计。
帝王心术昭示他,为君者必得将群臣如棋子般牢牢握于掌中,绝不可反遭其操控。
而今,黄子澄一众正密谋策划,意图利用朱元璋的多疑与专断,将其转变为对付朱棣的锋利剑刃。
简言之,他们妄图驾驭这位皇帝的猜忌,使之成为扳倒朱棣的无形之手。
若赵行在此,闻此计必会拊掌称快,乐见他们亲手挖掘坟墓,将把柄双手呈上,供朱元璋收网。
如此一来,朱元璋可速战速决,事毕无忧,赵行也能继续他的逍遥日子。
然而,黄子澄他们显然不及赵行心智深沉,没能识此中凶险,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另一边,唐扎礼的事宜进展顺利,方孝孺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始终精神不振的赵怀玄。
上次密谋后,赵怀玄便对他们心生嫌隙。
如今箭已离弦,无论赵怀玄是否情愿,既然已踏上黄子澄的贼船,便只能风雨同舟。
“赵言官,是时候振奋起来,报那赵行羞辱之仇了。”
黄子澄劝说道,语气中难掩无奈。
曾记否,赵行几句话便让赵怀玄颜面扫地,几乎丢了半条命。
虽有幸得太医救治,休养月余方能下床,但那心灵创伤却使他意志消沉,面色苍白,生机不再。
方孝孺等人面对赵怀玄的颓废,唯有摇头叹息。
若非他还有一丝利用价值,怕是早已被弃之如敝屣。
此人外表强悍,内里虚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黄子澄等人眼中,让言官查户部之举,至少是得到过朱棣暗中首肯的。
即便御史入驻户部手续不全,赵怀玄也应据理力争,何至于被赵行三言两语挫败至此?
方孝孺心中暗自嗤笑赵怀玄一番,随后言归正传:
“赵言官,言官御史职责所在,究查官吏不法,你还记得哪些官员私下与燕王有所交集吗?”
唐扎礼在吏部搜罗了指控朱棣的种种证据,方孝孺等人犹嫌不足,欲再添实锤。
于是,言官成了他们的新目标,期盼能彻底坐实朱棣与朝臣勾结之罪。
藩王与朝臣的私交与二者联手作乱,其性质天差地别,前者或仅引来陛下的轻微训诫,后者却是谋反之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