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知道,朱元璋从不按常理出牌,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但黄子澄这些人哪会轻易罢休,转眼之间又悄悄策划起新花样来。
几番讨论下来,他们瞄上了春耕。
春天嘛,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好赶上明朝各地忙春耕的时候,加上赵行改进的耕作法正适合推广。
他们琢磨着,只要赵行有所行动,那就是找他茬儿的好机会。
第二天早上朝会,君臣们例行公事地寒暄完,没等大臣们汇报工作,朱棣就先开口问赵行:
“赵大人,现在正值春耕好时候,户部有什么打算吗?”
往年这个时候,朝廷都会根据天气情况编一本农耕指南,指导百姓怎么种地,毕竟庄稼收成直接影响国库和老百姓的饭碗。
作为代理国政的藩王,朱棣对农业的事自然特别上心。
赵行先是打了个懒洋洋的哈欠,才慢悠悠地说:
“殿下,耕种指南已经发到各个州府了。至于新农具怎么推广,还有那个科技肥料怎么用在耕种上,臣还在考虑呢。”
“哦?赵大人又有新点子了?”
朱棣挺感兴趣。国家想要富强,粮食问题可是头等大事,能直接影响国家的前进步伐。
所以,去年赵行提出的用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就成了朝野上下关注的热点。
黄子澄他们虽然心里想着清除朱标路上的障碍,但对有利于国家的事也是相当关心,连忙追问:
“不知道赵大人说的科技肥料,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时候,施肥主要就是靠发酵的动物粪便,效果一般,很难满足需要,对增产帮助不大。
而赵行想引进的,其实是化肥和农药。
他解释说:“这种科技肥料,既能有效杀死作物上的害虫和病菌,又能给作物补充营养,促进增产。”
“真有这么神奇的肥料?”
大家都很惊讶。
“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如果真的像赵大人说的那样高效,我们大明的粮食增产就有希望了,国库也能充实起来,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好事啊。”
这新奇的东西一提出来,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朱棣更是满心期待:
“赵大人,能不能详细讲讲这科技肥料,能不能批量生产了?放在哪里?能不能看看样品?”
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下,赵行却微微摇了摇头:
“殿下,科技肥料还在研发阶段。以大明现有的技术水平,这是个难题,目前还在实验中。”
这话一出口,全场哗然。
老百姓常用的粪肥简单却效果有限,谁想到赵行说的科技肥料竟然这么高科技?
赵行看到大家脸上疑惑和轻视的表情,知道他们误会了,肯定是把自己的创新肥料当成普通的农家肥了。
话说白了,没见过的新玩意儿,心里自然没个样子。
赵行也不想费口舌瞎掰扯,免得吃力不讨好。
干脆就直说吧:“我提的这个新式肥料,跟各位心里猜的那些老一套农家肥,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到底是啥好东西?好奇的就耐心等等,等研究出来了,自己看去。”
这一下子,让朱棣在内的一大帮大臣心凉了一大截。
自从赵行进了朝廷,他每搞一回创新,大明朝就像是换个新颜似的。
听说他又要有新动作,谁不心里头激动呢?
一时间,所有人都蠢蠢欲动起来,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