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是可以,但关键环节稍作调整,让他们得到图纸也难以复制。”
“如此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全球独此一份,价格自然低不了,至少九千九百万两银子!”
“九……九千九百万两?!”
朱棣惊愕至极,先前的报价已让他咋舌,如今公路汽车的天文数字更是令他语塞。
赵行补充道:“公路汽车技术同样需要保密协议,泄密惩罚同上。”
朱棣咽了口唾沫,试图平复心情:“大棚技术每次授权只能建十个,每增建一个大棚,需另付四五万版权费。”
“呃……”
朱棣猛地一阵咳嗽。
不同于公路的铺设横贯大地,船舶的打造破浪远洋,大棚技术走的是另一条独特的路径。
公路能勾连南北,铁船可以扬帆四海,复制品不过是对成功模式的一再复制,好比海洋里航行的舰队,数量增则力量长。
然而,大棚之妙,妙在它不分地域,不问东西。
无论身处何州何县,只要手握资朴与技术的钥匙,就能开启这一方绿色的宝藏。
棚起蔬长,多一处大棚,世上便多一份鲜翠欲滴的馈赠。
每个地区,至少一座大棚是基底,多者更甚,需求似荒漠渴望甘霖。
若说一个大棚的设计版权售以万两银子,试想数十、数百累计相加!
这无异于在原有的财源之上,又开辟了一条潺潺流淌的朴河。
想到这里,朱棣的眼中闪烁起了光芒。
“再捞个几百万,那不过是手到擒来的小意思罢了。”
赵行的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仿佛一切早已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
“咱们非但没把他们撵走,反倒是跟他们做起了买卖。”
“倘若他们囊中羞涩,掏不出银两,这锅咱们大明可背不起。”
他接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狡黠。
“话又说回来,咱们也没关门谢客,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
“自是如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咱做事光明磊落,到哪儿都能说得响当响。”
赵行的话语中透着坚定,让人信服。
朱棣听着赵行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心中的忧虑仿佛一块巨石轰然落地。
可不是嘛,道理就是这般!
“那咱们是不是该火速公布这消息,抢占先机?”
朱棣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表明立场,结束与朴子浩等人无休止的拉锯战。
与其被动等待他们再次上门讨价还价,还不如主动出击,明码标价,有钱拿货,没钱免谈。
赵行心照不宣地笑了,眼神中闪烁着默契与狡黠。
“殿下若是觉得繁琐,今日即可让这风声四起。”
言毕,二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皆是一副计谋已然成竹在胸的得意之态。
因即将远离京都,赵行这几日已不再按部就班地上早朝,而是辗转于户部、军务部之间,紧锣密鼓地与亲信安排后事。
朱元璋与朱棣心知肚明,对此默契地保持沉默,未曾追问缺席早朝之由。
大臣缺勤,若皇帝不问,他人自然不敢妄议。只是一些臣子私下里窃窃私语,揣测赵行是不是恃宠而骄。
然而,即便是朱棣都未提出异议,黄子澄等人虽心中存疑,却也暂且按兵不动,毕竟赵行不过数日未朝,此时发难并无太大意义。
唯有等到他长时间缺位,那时方能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