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向东宫行进,朱元璋始终沉默不语,朱棣几番欲言又止,碍于父皇严峻的神色,话语到了唇边又生生咽回。
及至东宫外,众多大臣焦急地候着消息。
见到朱元璋与朱棣联袂而至,黄子澄等人的面色不禁微妙变幻,投向朱棣的目光充满了戒备。
朱元璋步入,群臣跪地叩拜,而他却没置一瞥,径直踏入东宫大门。
朱棣敏锐察觉到那些审视的目光并不友善,但他并没在意。
此刻,朱棣的心里满满当当装的都是朱标,哪还有余力去顾及这些钩心斗角?
“兄长……”
及至朱标病榻前,朱棣愣怔片刻,一时不知所措,双眸随即盈满了哀怜之色。
“兄长,怎会消瘦至此?”
朱标见到朱棣,笑容真切,“无妨,近来调养,诸多油腻皆不能食,自然清瘦了。”
对于弟弟们的关怀,朱标从来都是发自肺腑,即便贵为储君多年,这份纯朴没曾有丝毫改变。
因此,与朱棣相见,他的精神似乎也为之一振。
“苍天何故如此捉弄人,让兄长承受这般磨难?”
朱棣的愤懑溢于言表:“太医们怎么说?兄长何时能康复?”
此言一出,大殿内寂静无声,似乎碰触了某个禁忌话题。
朱标见状,连忙笑道:“老四不要担心,太医说只需继续调养,不久便无碍。”
“老四代兄执掌国事,待我痊愈,定要亲眼见证你的成就。”
“兄长放心,朝堂之事我必竭力料理。”
这一番对话,令旁侧的太医和侍从的神情均显得耐人寻味。
话虽寻常,但若细加揣摩,其中意味便颇值得玩味。
朱元璋眉头微蹙,意味深长地瞥了朱棣一眼。
而朱棣全副心神都系于朱标,浑然没觉朱元璋眼神中的异样。
“大明社稷重任在肩,兄长务必早日康复,亲自操持。”
望着朱标憔悴的面容,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不禁一阵酸楚。
朱标勉力与朱棣攀谈片刻,终是体力不支。
朱元璋当下示意朱棣离去,莫扰了朱标的休憩。
步出东宫,朱棣忍不住忧心忡忡地问道:“父皇,兄长为何如此虚弱?”
“休再多言,太子定会无恙。”
朱棣尚没再言,朱元璋似被触动逆鳞,目光凌厉地瞪向朱棣。
纵使日日夜夜为朱标的病情忧心,他也看得出朱标状况不佳,
然而,他不容许任何质疑朱标能力的声音存在,即便是儿子朱棣也不例外。
“你已探视过太子,速回处理朝务。”
“儿臣领命!”
觉察到父皇动怒,朱棣连忙施礼告退。
转身离去的刹那,朱棣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向那东宫的大门深深一瞥,目光中翻涌着无尽的沉思。
年轻的朱标,正值血气方刚之年,怎会缠绵病榻,久久不愈?
这壮年之人,怎会突然间就被病魔牢牢束缚,气息沉重如同山岳压顶?
就连宫中那些历练深厚的御医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病情也束手无策,长时间的诊治竟如泥牛入海,毫无成效?
一念及此,朱棣的心头仿佛压上了一块巨石,愈发沉重,几乎让他不敢多作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