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神色凝重:“本王日理万机,抽出时间见你们,只是想知道高丽国王对借款的处理办法,不是来听你们这些小角色道歉的。”
“再敢绕弯子,信不信连你们一起拖下去?”
“燕王息怒,微臣确实带来了我国王的旨意。”
金胜贤心有余悸,朱棣的雷霆手段让他不敢再抱任何幻想。
“燕王殿下,我国愿意用一座城池来抵债。”
消息传开,大臣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像黄子澄这样的文官因为避免了战乱,又没让朱棣立功而感到满意。
而像蓝玉这样的武将,渴望立下战功的,就十分失望了。
高丽王竟然答应了大明这么苛刻的条件?
这事,实在是令人惊讶。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朱棣心头泛起丝丝波澜,好一阵讶异。
提出以城易债的,乃是智囊赵行。
朱棣向来视赵行之言为金科玉律,其策略无一不精准如箭,直中靶心。
故而,当赵行的这份奇策摆在面前时,朱棣暗自揣度,高丽国恐不会轻易首肯。
毕竟,这段时间,就连麾下的猛将蓝玉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对高丽用兵,朱棣自己也不例外。
却不曾想,高丽王竟爽快应允,愿意割地赔银。
朱棣眉宇间写满不可思议:“真个是没想到,高丽王竟如此毫无骨气。”
割地,那可是自削羽翼,放弃祖宗基业,于任何一个王朝而言,都是奇耻大辱,国之大防,何人能轻易舍弃?
更令朱棣费解的是,面对大明的兵锋,高丽不但没有反抗的迹象,反而是一声不吭,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他皱眉深思,此事背后,定有蹊跷。
高丽纵使贫瘠,也绝不至于连百万银两都难以筹措。
他们宁可让出城池,也不愿支付那笔巨款,实属异常。
蓝玉得知,更是怒火中烧,未料高丽竟如此不堪一击,连最起码的抵抗都省去了,直接拱手献城。
惊讶之余,朱棣也只能面对这既成事实。
“说来听听,你们为本王选的是哪座城?”他随口问道。
“殿下,我国王为表至诚,愿由殿下亲自挑选城池,无论哪一座,皆可用作债务之清偿。”
这回答让朱棣心头疑云更浓,高丽王的痛快,未免太过不合常理。
凡此反常,必有其因,朱棣愈发相信,这背后的水,远比表面看起来要深得多。
“既如此,你们应携带着高丽的地图吧?”朱棣语带冷意,面无表情地询问。
“自然,已备好在此!”金胜贤连忙呈上地图。
朱棣目光掠过图卷,最终停留于金胜贤身上。
“那么,本王便选南平了。”
此言一出,金胜贤及高丽使臣皆是面色一凛,急道:
“恳请殿下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