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见状,调侃道:“赵大人是想夫人了吧?”
赵行目光没离信纸,“废话!我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为你打天下,在这陌生的地方苦熬岁月。”
朱棣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这时候不是应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吗?
可能整个大明,也只有赵行敢这样对他说话了。
“哟呵,竟然是盐,还有糖!”
此时,一群高丽贵族在码头忙着接收自家的货物,
无意中发现朱棣带来的货物里,竟然有高丽稀缺的细盐和糖,
一个个瞪大了眼,脸上掩饰不住的惊讶和喜悦。
“啧啧,看看这些高丽人这点见识,整个国家恐怕是穷得叮当响了。”
赵行看着高丽贵族们对糖和盐那种渴望到不行的眼神,心里感觉挺复杂的。
这些东西在咱们国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了,可在高丽,却变成了稀奇玩意儿。
在高丽那边,大家还在勉强吃着没经过净化的糙盐和粗糖,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好端端的菜都能被它们搞得没了原来的味道。
有些高丽人运气好,去过明朝,一旦尝过了盐和糖的甜头,就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直说这简直是神仙才能享受的美味。
可惜两国之间的买卖还没开通,私下带回来的那一点点宝贝远远不够大家解馋。
现在,高丽贵族们在明朝运过来的货物里头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盐和糖,那眼神亮得好像能把黑夜都照亮了。
赵行看到这个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燕王殿下,看这样子,这批盐和糖又要大赚一笔啰。”
谈到做生意赚钱这事儿,朱棣撇了撇嘴,一脸心疼的样子:
“赵大人,陛下听完汇报后,倒是同意拨点利润出来当奖赏,可偏偏扣下了你那份该得的十分之一,就给了你百分之一。”
朱棣每次想到这事,心里就不舒服。
毕竟赵行说过,分到的钱要用来在燕国建个发展基金,为燕国将来打算。
现在朱元璋这么一减,燕国的发展基金等于直接打了个五折,朱棣能不心疼吗?
朱棣从明朝回到高丽,给赵行带了封家信,正赶上赵行心情不错的时候,朱棣告诉他,朱元璋扣了他贸易利润里的十分之一,赵行立刻就不高兴了。
“这老朱,见我赚点钱就跟自己少了啥似的。大明朝都姓朱了,多分我点又能咋样?”赵行翻了好几个白眼。
朱棣倒没太往心里去,毕竟赵行调侃陛下的,比这直接的他听过不少。
倒是旁边的张子强、吴兰禅这些朱棣的心腹,听了这话吓得脸色都变了,生怕朱棣发飙。
结果朱棣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因为赵行说话不客气而怪罪他。
这一刻,他们算是亲眼见识到了外面流传的关于赵行的说法。
别随随便便招惹赵行,不然可能会引得朱元璋发火。
看来这话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张子强、吴兰禅这些人对赵行更加尊敬了,半点都不敢大意,这种敬畏甚至超过了他们对朱棣的忠心。
“天哪,这些都是大明朝的细盐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