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京城和王城都在大明军队手里,可别的地方不受大明直接影响,说不定啥时候就借着护国的名义闹起来。
赵行却想在京城建水泥厂,万一打仗了,那不是白扔钱吗?
而且水泥是怎么做的是大明的秘密,跑到外面建厂就不怕技术让人学去了?
像是看透了朱棣心里的担心,赵行没等他问就先解释了:
“殿下,造水泥得用很多石头,烧的时候尘土飞扬,容易让人生病,不适合老百姓干。”
“就算高丽的大人物和有钱人能造水泥,用处也不大。”
“水泥主要是修路盖房子,他们就算知道怎么烧,没有咱们的需求,也没地方用,对咱们大明没啥影响。”
“再进一步,咱们可以借这个机会拉高丽大人物一起投资水泥厂,这么一来,建厂的钱都不用咱们国家出。”
朱棣想了想,然后答应了赵行的建议:“好,就照赵大人说的办。等船来了,我派几个懂技术的工匠一起去。”
“那自然最好,不过燕王殿下还得派些修路的工匠一块来。”
“当然,没问题。”
两人意见一致,接下来,赵行转头对吴兰禅说:“接下来的任务你都明白了吧?”
“吴兰禅,你去打听一下,哪些大人物想掺和这事。”
“记住,挑好的比挑多的重要,只要五个精选的就行了,还得设个条件:得跟咱们有生意往来的,信誉好,每家最少得出十万两银子才行。”
“十万两?”吴兰禅一听,惊讶得不得了。
赵行在商量条件时,那简直是狮子大开口,眼皮都不眨巴一下。
而朱棣只是轻轻扬了扬眉毛,这点小钱对赵大人来讲,简直就是大象身上的小蚊子叮一口,微不足道。
吴兰禅回过神来,连忙一个劲儿地点头答应。
“赵大人你放宽心,我们保证会让那些高丽贵族认识到这事儿的无限前景,让他们乐意主动掏钱包。”
赵行对吴兰禅这悟性相当满意,显然他已经学会了怎么从高丽贵族口袋里挤出更多的油水来。
不过他还是加了一句:“至于那些想投资水泥厂的贵族,就别太狠了,大概十万两银子就够了。”
“毕竟以后让他们掏钱的机会还多着呢,得慢慢来,不能一棍子打到人家破产嘛。”
“明白了,赵大人你放心好了。”
吴兰禅又使劲儿点了个头。
“还有,建水泥厂得找个宽敞的地方,顺手再弄个造船厂也好。”
想要通过贸易赚大钱,就得运更多的货物,自然船也得越多越好。
但现在高丽的船,在赵行眼里,海上随便来点风浪都扛不住。
所以,赵行老谋深算,又打起了让高丽贵族出钱造更结实大船的主意。
“懂了。”
吴兰禅又是一点头。
“对了,你们多探探风声,看看高丽哪里有铁矿或者金银矿?”
赵行这么一问,朱棣眼睛噌一下就亮了,但吴兰禅这些读书人脸上的表情就不太妙了。
“赵大人,你别看那些高丽贵族在咱们跟前低眉顺眼的!一说到采矿这种捞钱的事,要么装听不见,要么啥都不知道,滑得像狐狸一样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