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一直在朱棣心里绕啊绕,赶也赶不走。
京城这边,方孝孺他们看到朱棣急急忙忙进宫又出宫,直接奔回北平,一个个暗暗地松了口气。
小皇孙朱允炆,知道了这事儿,脸上也明显轻松了许多。
朱棣回到北平,马上就去找了赵行。
赵行看见一脸难过的朱棣,惊讶得不得了。
“燕王殿下,这次回京不太顺吧?”
朱棣慢慢摇头,声音哑哑的:“赵大人,我真的担心皇兄,恐怕他的身体……”
“燕王殿下连日奔波,一定很累了,不如先回家好好休息,养好身体。”
赵行知道这时候说话要小心,就打断了朱棣的话。
朱棣虽然又伤心又生气,但还算清醒,叹了口气:
“好吧!”
三天后,朱棣收到了秦王和晋王的信。
信里问了他见了朱标之后,朱标的病怎么样,字里行间都是嘲讽,暗指他不自量力去看朱标,结果被父皇赶出宫……
在秦王和晋王眼里,只要他俩在场,就算朱标安然无恙,就算有啥意外,也轮不到朱棣动什么歪脑筋。
面对这样没点兄弟情谊、满篇讽刺的信,朱棣选择了闭嘴不回。
换过来想想,如果秦王他们进京,朱棣心里也会犯嘀咕。
毕竟嘛,他们都把朱元璋和朱标当作心肝宝贝。
别看秦王、晋王嘴上不让朱棣插手,心里头其实也不踏实,都悄悄派人去打听朱标的病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朱标越来越瘦,昏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朱元璋的心情越来越琢磨不定,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愁云里。
不管是大臣,还是照顾朱标的医生,甚至宫里的仆人,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
这种沉闷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四月二十五日,被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了。
东宫里传出来的哭嚎声,吓得一个东宫侍从跌跌撞撞跑向皇宫大殿。
守在东宫外的卫兵一看这情况,脸色全变了,扑通扑通跪倒一片。东宫里面,白布已经静静铺好。
侍从一路走过,大家都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好像天要塌了一样。
那些明白发生啥事的人,个个都害怕起来。
那个仁慈善良的太子朱标,以前劝了多少次气冲冲、想算账的朱元璋。
在明朝官员和平民心里,朱标就像守护神。
从今往后,大明朝就没有那位慈祥的太子殿下了。
那时候,朱元璋正在书房看奏折,心里头莫名烦躁,一个奏折都看不进去。
外面的吵闹打断了他的思路,他生气地问:
“外面谁在吵闹?”
当值的侍从吓得一激灵,赶紧说:
“陛下息怒,小的这就去看看。”
话还没说完,那个东宫侍从已经踉跄进来,哭得说不出话:
“陛下,不好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一听这话,除了朱元璋,其他人都跪下了,起不来了。
“混账玩意儿,你胡扯什么呢?”
朱元璋心里的火噌噌往上冒,对着侍从吼道。
“来人啊,把这个家伙拖下去打板子,诛他九族,居然敢造谣咒咱儿!”
可是,书房里的侍从,门外的卫兵,都低着头跪在地上,没人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