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vi(1 / 2)

中世纪女领主 三春景 3308 字 5个月前
🎁美女直播

马克西姆赶到特鲁瓦宫,来到那座崭新漂亮、由红色岩石构建起外墙的塔楼外时,是得意又小心的——谁能想到呢?一个农奴的儿子,生下来也是要做农奴的汉子,却在来到世间30年后,靠着自身努力,以及一些运气,能走进一位伯爵的宫廷。

“大人,请随我来。”女仆引导着马克西姆上楼:“您来的太早了,可能得在外面等一会儿郡主正和几位骑士老爷商议很重要的事。”

路易莎居住的圆形塔楼,或者说‘红塔’(因外墙颜色而得名,是城堡里的人叫的‘外号’,大有取代正式名称的意思),其楼梯并不是此时更为常见的户外楼梯,或者安置在一角的旋转楼梯,而是相对复杂的墙中楼梯。

塔楼的话,户外楼梯是比较省事省钱的做法,建造简单,往往用木头建造在塔楼之外。这样的楼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面临敌军攻打时,可以直接毁掉户外楼梯,增加进攻方难度。

当然了,日常使用这种户外楼梯就多少有些不方便了,尤其是天气不好时,格外恼人。

旋转楼梯倒是时髦又漂亮,但占地太大了。虽然在后世,旋转楼梯是以节省占地为优点之一的,但以中世纪的建筑技术,要造旋转楼梯只能‘堆料’,结果就是旋转楼梯占地非常大。

一般都是最雄伟的塔式主楼才会修筑,就像特鲁瓦宫的主堡那样,单独用了一座角楼容纳旋转楼梯!

路易莎现在居住的‘红塔’,以并非主堡的塔楼来说,算是挺大的了。地基直径大约在18米,光是墙基厚度就超过三米了!但即使是这样,单独修一个旋转楼梯,也过于浪费室内的宝贵空间了。

所以当初负责建造红塔的雷欧大师选择了‘墙中楼梯’,即在超过3米的厚实墙壁中构筑旋转向上的楼梯。理论上,这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号的旋转楼梯了,只不过不是绕一根柱子,而是绕着整个塔中空间盘旋而上。

当然,为了保证墙壁依旧能稳固支撑沉重的建筑,墙中楼梯往往比较狭窄低矮,给人感觉压抑。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当初雷欧大师在修建的时候,在楼梯经过的外壁,尽可能多地开凿了窗洞引入光线。

另外,还将台阶以外,其他地方都用白色石灰刷白。别看这个做法成本低、操作也简单,却真是极大提升了楼梯的视觉体验(白色有助于光反射)。

马克西姆没想到自己还有被人叫‘大人’的一天,脸都有些涨红了。但他还是尽力表现得自然,不想像个没见识的乡下人一样。

他点点头就跟随着那女仆上楼,一路穿过拱顶的墙中楼梯——说是狭窄,但一个人通过还是绰绰有余的。

没走多少阶,他们就来到了二楼(毕竟底楼是半地下的,即使此时城堡举架够高,从地面到这样的二楼也不会有多高)。

在楼梯口的位置,一边是一扇对开的木门,这种‘门中门’在此时的建筑物中是很少见的——红塔对外就有一扇巨大沉重的门板,门板被涂成深棕色,上面还有黑色铁条组成的图案,是用钉子钉到门板上的。既是装饰,也是对门板的一种加固。

此时的塔楼建筑,有这样的外门,内部几乎就不会再用门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大家的思维习惯里就没有门里面还有门的意识。

相比起要起到防御功能的‘外门’,显然楼梯口位置,二楼的这扇对开门要轻巧不少。毕竟路易莎让人给门洞安装上木门,是为了划定空间,满足自己对‘私人空间’的心理需求,而不是给塔楼多一道军事级别的防御。

这扇门最多就是在某些‘无礼之徒’,打算夜袭她时起一些作用。而应对那种人的个人行为,也够用了——这不是路易莎杞人忧天,这种事在此时的宫廷甚至挺常见!年轻骑士觊觎自己主人的女眷久了,总有付诸行动的时候。

领主夫人要相对安全,因为年轻骑士哪怕被气血冲昏头脑了,也不会认为‘顶头上司’能放过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人。所以领主的姐妹和女儿是年轻骑士的优先选项,很多时候就算闹大了,领主知道了,也很少为女人大力惩罚一位骑士,即使这个女人是自己的家族成员。

惩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口头训斥,让年轻骑士给冒犯的贵女赔罪,得到对方的原谅(女性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不原谅),这是最常见的。严厉一些的,也不过是将这个骑士赶出宫廷,叫他回自己的采邑去。

赶出宫廷很影响前途,一般骑士这样就很难起来了。但路易莎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还是太轻了。呵呵,强。奸犯就只是‘开除公职’而已,依旧可以回自己的地盘做个快乐的骑士老爷,就这?就这!也难怪精虫上脑了,那些骑士就什么都干得出来。得手的机会很大,而且事后女方为了名誉着想,很多也不会闹到领主面前,糊里糊涂就过去了。就算偶尔有坚持的,告状到了领主面前,往往就是口头训斥,最严重也不过是让在宫廷呆不下去

路易莎可没有忘记,自己居住的红塔虽然是独立于城堡其他主要建筑的,但还是通过幕墙与城堡门楼旁警卫室相连。换个说法,警卫室值勤的骑士很容易过来,嗯,其实非值勤的骑士也不是不能通过警卫室过来,就是麻烦一些而已。

站在这扇涂画了美丽图案的门前,女仆指着对面的靠窗坐席对马克西姆说道:“大人,您就在这儿等一等吧。”

楼梯口一面是二楼的木门,另一面是一扇非常精美的窗户。双格窗顶部圆拱部分,还挖了四叶草形状的窗洞,镶嵌了不能推开的玻璃窗。而就像城堡里多数窗户一样,这扇窗户前也有坐席。

这个靠窗坐席其实很好理解,就类似后世的‘飘窗’。只不过后世的飘窗大多会砌起来,这时的‘飘窗’多数不怎么承重,可以被打掉,就修成了两边靠墙、能让人相对而坐的座位。

因为这样的靠窗坐席是城堡里难得采光好的区域,城堡里的人都喜欢在这里读书、做针线活儿,所以一向是妇女们聚集的地方。

其实楼梯口对面这靠窗坐席是比较窄的,因为厚实的墙壁大部分都被楼梯占了,这部分的墙体算很薄的了。不过这也是相对此时的城堡建筑来说的,这里安下的坐席供两人相对而坐还是可以的。

来见路易莎的人,如果正遇上路易莎有事,也能在这儿坐着等待。

马克西姆对这个位置很满意,见石头砌的坐席上还安放了软垫和饱满的圆形靠枕,心里赞叹了一回就坐下了。坐下后女仆进去禀报,他则是侧头观察着旁边双格窗上用的玻璃——马克西姆是路易莎手上那座玻璃工坊的实际管理者。

这里用的玻璃,就是他管理的玻璃工坊生产制作的。

当初路易莎要做玻璃,虽然有超出时代的技术,可技术还是得人去执行。结果就是,她买下了一座在此时来说规模不小的玻璃工坊。她出新技术、新机器,原本的玻璃工坊提供熟练工人,落实路易莎设想中的东西。

马克西姆是那座玻璃工坊原本的老板他原本是个农奴的儿子,是当初他的父亲偷跑出了领主的庄园,落脚到了特鲁瓦城,他这才成为自由民的。后来他的父亲想办法把他送到了玻璃工坊做学徒,他这方面很有天赋,加上勤劳肯干,就得到了师父的器重。

必须要说的是,马克西姆其实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长得好。在任何时候、无论男女这都是个有可能改变命运的优点,马克西姆就是因为长得好,得到了师父独生女的青睐。加上师父本来也器重他,就允许了他和女儿结婚,再后来继承了自己的玻璃工坊。

此时的很多作坊都是这样的,‘师父’就是老板。最常见的人员构成,不过是一位‘师父’,一个学徒,再加上两个帮工。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作坊,则是不止一个师父、一个学徒,帮工也会更多。

马克西姆的岳父经营的玻璃工坊就是这样的,总共有两名‘师父’,四个学徒,六个帮工。这样工人就有十多个了,在此时绝对算得上大了!

此时的作坊,学徒是没有工资的,师父只包吃住。他们的盼头就是学到技术,等学徒期满了就能挣钱——但这只是最顺利的情况下才能有的好事,现实就是,市场是有限的,从业者有控制同行数量,减少竞争对手的动力。

所以行会最终评定的‘师父’,比实际入行的学徒要少不少。‘师父’可以看做是一行正式的‘职业资格证’,有的行业就是需要这个才能真正从事。没有的话不能做,或者只能做低端、初级的部分,收入微薄。

对于中世纪城市里的广大学徒来说,他们如果有‘爽文’,那基本都是娶师父的女儿,并继承师父的作坊。这就是没有背景的小学徒,少有的上升阶梯但想也知道,只有极少数人有这个未来,因为师父大多有自己的儿子。

从这一点来说,马克西姆确实幸运。

从来就不缺少勤劳肯干又聪明的学徒,他能继承师父的作坊,是有点运气在身上的。

而命运对他的眷顾并未止步于此,就在半年前,一位骑士老爷找到了他,要买下他的玻璃工坊——马克西姆当然不愿意!这可是一大家子赖以为生,未来还可以传给孩子的产业!直到对方向他透露,有意买下玻璃工坊的是他的主人,未来的布鲁多女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