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别馆落于人前,但凡有风吹草动,便是一个仆从一个侍卫进出。
都要引得不少人观望相看。
萧吟倒是会隐蔽行踪,她之见识多数来自书上。
虽片面但她很会举一反三,于这一点上,敬襄侯刘道亭都不得不开口称赞。
昨日进京的手段又被萧吟如法炮制地使了一出。
她叫身边丫鬟换上了自己的衣衫,戴上轻纱遮帽。
装扮掩饰一番,便由着几个侍卫拥簇着上到开到正门外的马车上。
对外则宣称是承珧公主出驾,于京城内游走赏玩,聊以散心。
顺带购置点日常所需,而萧吟自己则又换上了昨日的黑红装扮。
从后门遛了出去。
灯红酒绿的烟花场地果真是个好地方,书上所言。
诚然不虚,萧吟直觉惊鹊楼内应该还有叫人惊喜之处。
她想着便一跃上马,拉动马绳,却是瞧见转角露出一道人影。
似是感觉到萧吟在看“它”,那影子动了起来,竟是往外移了出来。
萧吟不由警觉了几分,她盯着转角,一动不动。
一双手早已按在佩剑之上,然等到那人全然走出。
萧吟却是一愣,继而欣喜莫名。
“吴姑娘,是你!”
吴见月抬头看向萧吟,微微一笑,说道:
“果然,公主不会老实待在使团里。”
萧吟翻身下马,走到吴见月面前,问道:“吴姑娘是在等我?”
吴见月微一点头道:“公主聪颖。”
萧吟虽开心但不明所以,她问道:“姑娘寻我有事?”
吴见月看了一眼青城别馆,不答反问道:“使团放心公主一人出行?”
萧吟摆手道:“倒也没那般放心,是我叫人别跟着的。”
吴见月微一点头,她看看萧吟,又点头道:
“如此也好,公主若信得过我,便同我一道吧。”
萧吟立即问道:“上哪去?”
吴见月微微一笑,回答道:“去抓刺客。”
果不其然,萧吟兴奋地点头道:“正有此意,姑娘请!”
她说着便指向了自己的马,吴见月看了看,却是扭回头。
对萧吟说道:“此行不适骑马。”
萧吟闻言并不多问也不坚持,她点着头道:“好。”
语毕便抬步先行走出,将那马直接丢在原地。
吴见月微微一顿,却见萧吟回身朝她说道:“姑娘放心,会有小尾巴将这马牵回去的。”
吴见月轻笑了一声,果然,承珧公主怎可能脱离使团眼睛?
这萧吟倒是明白得很。
“承珧公主”大展于人前,引得街道上好一片车水马龙。
幸而公主车驾稳当,侍卫们也环顾得当。
热情百姓并未惊扰到“公主”大驾。
“承珧公主”堂而皇之的出行,可堪慷慨,这般慷慨下。
人头攒动,百姓们虽见不到“公主”的相貌,但依然热情如火。
甚至还尾追了公主车驾一路,公主宝驾经过之处,无一不吵吵嚷嚷,杂乱无章。
临街铺子楼上,临窗探下来不少观望人头,她们一边左顾右盼。
一边感慨公主车驾排场之大之盛,言语中艳羡意味十足。
“清姑娘。”吴清颜临窗而站,闻听有人叫她,便转过身来。
来人年岁不大,生得一张娇俏喜人的脸,颧骨微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