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架空天飞机直径达到 150 米,翼展 20 米,机身高度 8 米。最大起飞重量高达 600 吨,有效载荷为 450 吨,能够一次性搭载 1000 人。
空天飞机的动力系统采用了前沿的微型可控核聚变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能源供应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能够持续稳定地输出强大的能量,为飞机在火星稀薄的大气层中飞行以及往返于火星轨道和地面提供了充沛的动力支持。
为了适应火星的特殊环境,空天飞机的机身采用了先进的耐高温、耐辐射材料,其结构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在承受巨大压力和温差变化的同时,保持出色的飞行性能。
飞机内部的控制系统高度智能化,配备了先进的自动驾驶和导航系统,能够实时根据火星的大气状况、地形地貌以及太空环境等因素,自动调整飞行姿态和路线,确保飞行的安全与稳定。
客舱内部设计舒适且功能齐全,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乘坐体验。不仅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娱乐设施,还有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确保在飞行过程中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号”飞行 300 天即将抵达火星轨道,而在这漫长的 300 天内,全体人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建造一个全新的着陆器和 50 架空天飞机。
休息空闲小李和老张讨论着。
小李皱着眉头说:“老张,你说这 300 天内能完成这么多建造任务吗?我心里总有点没底。”
老张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安慰道:“别太担心,咱们有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家齐心协力,一定没问题的。”
在这 300 天里,全体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开展着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工程师们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用于建造的每一块材料都符合火星环境的苛刻要求。然后,技术人员精心组装每一个部件,进行反复的测试和调试。
同时众科学制定登陆火星计划,规划了最适合的着陆器投放地点,选定了一处地势相对平坦、可能存在地下冰层且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的区域。这不仅有利于着陆器的平稳着陆,也为后续的探索和资源获取提供了可能。
小王和小赵在实验室里交流着。
小王说:“要是能在那找到大量的水资源,咱们的生存就更有保障了。”
小赵回应:“是啊,希望一切顺利。”
针对火星的恶劣气候,设计了特殊的防护设施和居住舱模型。这些设施采用了高强度的材料,能够抵御火星上频繁的沙尘暴和强烈的温差变化。同时,居住舱内配备了先进的空气循环和净化系统设想,以保障未来可能的登陆人员能够呼吸到相对清新的空气。
关于能源问题,准备了多种方案设想。一方面,利用太阳能板收集火星上相对微弱的阳光转化为能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携带了高效的核能设备概念,以备不时之需。
在食物供应方面,飞船上携带了大量的种子样本和无土栽培设备设想,计划在未来登陆火星后建立温室,尝试种植适应火星环境的作物。同时,也储备了足够的压缩食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种植失败等情况。
此次探索行动还重新利用了那个一次性月球登陆舰提炼工厂。经过精心改造和升级,在“希望号”上重新组装完成,并投射到火星的预定位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火星上提炼金属材料,为后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
喜欢地球毁灭,造飞船流浪太空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地球毁灭,造飞船流浪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