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杜英武再次提起南狩,黎太后终于从被欺骗的愤怒中回过了神来。
“杜卿,何至于此啊!
就算宋国的大军真的悄悄的潜入了我李朝,他能带来多少人?
而且我们之前与宋国也不是没有打过。
不止是我们宋国,中原王朝历代以来,哪个没有打过安南之地?
但这块土地为什么现在还在我们手中?
这里的山川、河流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就算这次真的被潜入进来了,那又怎么样?
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要退兵。
而且,我李朝十几万大军难道就是吃素的吗?
我们只要稳住阵脚,完全可以和他们慢慢的耗,最终熬不住的一定是他们。
为什么一定要南狩呢?
一旦我们放弃了升龙,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听到黎太后的质问,杜英武沉声说道:
“臣当然知道放弃升龙,意味着什么。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不同,如果”
如果后面的内容还没说了来,就被黎太后厉声打断。
“能有什么不同?”
"太后难道忘了大理吗?"
杜英武的话让黎太后满脑子都是疑惑。
“大理?
这跟大理有什么关系?”
见对方还没想清楚其中的关系,杜英武虽然很急,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太后,这一段时间我们的大部分精力,虽然都被宋国使者拉扯到了那伏波将军铜柱之上。
但是,我们派出的斥候可是实打实的啊。
可是我们派出了那么多的使者,却没发现对方大军的踪迹,这说明什么?”
“说明你派出去的都是废物。”
黎太后这一句话让杜英武大张着嘴,却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
过了好半天,他才用饱含着歉意的声音说道:
“太后,没有侦查到宋国大军的踪迹,使他们偷袭升龙,臣责无旁贷。
此事过后,哪怕太后要斩了臣,臣也无话可说。
可是现在,臣还是要说,并非是臣派出的斥候不尽力,而是宋国太过狡猾。”
“你到底想说什么?”
“臣是想说,宋国这一次调来的我李朝的兵力,根本就不是他宋国原本的兵力。”
杜英武说到这里,黎太后脑子里嗡的一声,然后她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杜英武。
“你是说,这一次前来偷袭我李朝的大军,其实是大理之前的军队?”
“没错!
我们派出了那么多的斥候,却直到对方到了升龙附近,都没发现对方的任何踪迹。
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对方从来没走过任何大路,而是穿越无尽的山林河流才来到了升龙附近。
我们与大宋的军队打交道并不少,你我都清楚,大宋最精锐的军队也根本就作不到这一点。
但现在他们就是出现在了这里,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他们这一次带来的,乃是原来大理的军队。
只有与我们李朝的山川地貌基本一样的大理士兵,才能在我们的山川河流之间如履平地。”
理智上,黎太后知道杜英武所说的话很可能是对的,但她还是感觉无法接受。
因为,这事儿他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