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 在华尔街见到曾去国内旅游过的基金经理马特,林知言并不怎么意外。
既然打算从事股票交易这个行业,林知言就知道两人迟早会碰到。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跟马特竟然会成为同事。
不知道是不是欧美人对亚洲人普遍脸盲的缘故, 还是只有过一面之缘, 太久没见,已经忘了。
在林知言被安排到马特手下实习时, 对方并没有认出他来。
林知言看着比以前稳重了不少,也愈发有气势的马特, 并没有出声跟他拉关系。
反正他只是来高成证券实习一段时间,完了就会离开。
没被认出来还好, 真要被马特认出来, 他反倒会有些麻烦。
毕竟当初马特可是仗着华国跟阿美莉卡山高路远, 跟林知言说了不少华尔街人士的八卦和秘密。
之后,林知言从同组的另一位家中有长辈在投行工作的实习生口中, 得知了马特这几年愈发辉煌的工作履历。
自通过海湾战争在股市上获利颇丰后, 得到客户信任的马特,开始组建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组建完毕,马特相继参与了外汇市场上对倭元以及卢布的狙击。
其所执掌的私募基金, 将自广场协议后经济泡沫急剧扩大的倭国, 和解体后的俄联邦货币搞得一团糟后, 转头又前往欧洲。
瞄上了昔日的老大日不落帝国,打算做空英镑。
彼时的日不落帝国国内经济陷入衰退, 与之相反是隔海相望的德国经济愈发强劲,其货币马克也坚不可摧。
本着打乱老欧洲发展,制造欧洲各国内部分裂, 绝不允许这里有超出阿美莉卡控制的强国出现的心思, 以华尔街为首的巨鳄们悄悄出手了。
借着打击英镑以及其他各国的货币, 迫使欧洲诸国联手逼迫德国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此加速德国的资本外流。
马特当时可没那个雄心壮志协助阿美莉卡驯服欧洲,他只是想帮自己的客户多赚些钱罢了。
在察觉到大型基金默默出手,开始做空英镑时,马特率领的团队也紧跟其后。
通过在股市、汇市、以及债券市场上的相关交易,马特从英镑下跌的连锁效应里掠取了极大收益。
至此之后,马特凭借着在市场上多次精明操作,被高成证券的总裁相中,并亲自挖角成功。
马特加入高成证券后,为了证明自己对得起总裁的看重,随后又在击溃墨西哥比索以及做空巴西雷亚尔的过程中立下功劳,将手中掌控的两亿多资金翻了将近一倍。
不过随着马特在外汇市场上连战连捷,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也空前高涨。
马特终究没能顶得住诱惑,打破了自己以前设下的,绝不会将自己的钱投进股市和汇市的底线。
在高成证券实习的两个多月里,林知言亲自体验了华尔街的忙碌和疯狂。
在这里工作,就像是乘坐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没有一颗强大心脏的人,是绝对无法承受住这种强烈刺激的。
实习期间,林知言当然并不只是旁观马特等人在市场上搅风搅雨。
在一次对期铜市场的做空中,林知言将自己手上的五十万绿币资本全部投入了进去,并且又翻了两番。
这次对期铜的做空之所以能成功,主要还得感谢阿美莉卡政府来了次骚操作。
眼见做空的华尔街对冲基金们在跟倭国多头的大战中趋于劣势,阿美莉卡政府直接出手,宣布将对有操控阿美莉卡期铜市场嫌疑的那位倭国投资大佬进行调查。
做多的主持者都被抓了进去,期铜市场要是还不崩那就见鬼了。
林知言虽然不清楚历史上这次期铜大战的最后结果,可本着倭国是无论如何都翻不出他爹手掌心的认知,在稍作调查后,就毫不犹豫的将持有的期货合约都卖了出去。
结果当然也不出林知言所料,干不过倭国多头势力的华尔街精英们,直接呼叫了支援,一举端掉了跟他们对着干的罪魁祸首倭国人。
至于倭国,早在给阿美莉卡当了孙子后,就该有这种被对方任意揉捏,还不能反抗的心里准备。
持有大量多头头寸的倭国投资者因此出现了巨亏,损失惨重,无不悲愤至极。
然而谁让针对他们的是在倭国设有多个军事基地,还有数万大兵驻扎在此的阿美莉卡爹呢,只能默默忍了。
鉴于两国历史上的种种恩怨,林知言对倭国的这次遭遇可没什么同情,从他们身上赚钱更是赚的格外愉快。
林知言在高成证券的实习表现,自然是非常出色。
不过对马特希望自己加入他团队的邀请,林知言还是拒绝了。
结束了在高盛证券的实习,林知言又回到普林斯大学继续学习。
对于林知言这位优秀的学生,曾获得过诺奖经济学奖的安德鲁教授还是十分欣赏的,要不然也不会将前往高成证券实习的名额给他。
得知林知言拒绝了高成证券的邀请,安德鲁教授还觉得颇为惋惜。
认为他如果能有在大投行工作几年的履历,对他未来的发展肯定会非常好。
只是林知言有自己的计划,去投行工作,反倒会对他形成桎梏。
学习之余,林知言也没有停止过对股票证券市场的关注。
在俄联邦宣布即将对外发行收益率高达三成的短期国债,以此筹集资金拯救因休克疗法陷入停滞的国内经济时,林知言就行动起来,打算购买一些俄联邦的国债。
不过,他手上的绿币现在只有一百多万,这么点钱就算全买了俄联邦国债,最终收益也不会太高。
为此,林知言转头就盯上了倭元借贷。
在经历了泡沫破灭后,倭国的经济陷入长时间的停滞。
而为了刺激严重低迷的经济,倭国这两年相继推出了许多刺激政策。
包括大规模投资基建,加大对外投资,以及实施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这一年,倭元的一年期利率更是已经几乎降到了零。
既然从倭国银行借钱的利息几近于无,林知言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
再加上自从去年的美倭贸易谈判达成后,倭元对绿币的汇率也从最高点开始回落,且相对稳定,浮动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用近乎是白送的贷款利率借贷倭元,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绿币。
再投入到回报率极高的俄联邦国债市场上,其所能得到的收益甚至能翻倍,这就非常让人惊喜了。
只是想要去借贷倭元,抵押物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林知言就先用手中的一百多万绿币,低价买入了两支在他的预知里近期涨势良好,或是潜力很快就会迎来爆发的股票。
等这两支股票的价格开始上涨后,再以此抵押,从倭国银行进行大额借贷。
经过一番操作,林知言成功的用贷来的倭元兑换到了两千万绿币,然后开始购买俄联邦短期国债。
购买俄联邦国债的显然不止林知言一个,同样被该国债超高回报率吸引来的,还有不少来自华尔街的对冲基金。
当然,伴随着俄联邦国债超高回报率的,还有极高的违约风险。
以俄联邦目前低迷的经济现状,其财政收入恐怕很难长久的支撑这种高回报率债券的发行。
指不定什么时候,支付不起国债利率的俄联邦政府就会直接宣布违约。
毕竟对于老毛子们来说,政府带头违约的事他们也不是头一回干。
当年的金融帝国法兰西,可不就是被他们给坑惨了么。
只是风险越大,回报率往往也就越大。
对于极其喜爱冒险的对冲基金们来说,没有风险的事,他们还不乐意做呢。
现在他们赌的就是谁的洞察力更加敏锐,能赶在俄联邦宣布违约前将手中的国债顺利脱手,谁又会成为接最后一棒的倒霉蛋。
林知言当然不会成为接最后一棒的倒霉蛋。
等到众人都被俄联邦超高的回报率吸引,纷纷买入其国债时,对俄联邦经济情况十分了解的林知言,就将手中持有的国债陆续脱手,也不再继续买入。
而不出林知言所料的是,在他将持有的国债全部脱手后不久,俄联邦发行的超高回报率国债的游戏就快玩不下去了。
这时候,林知言已经在一年里将两千万绿币的本金变成了五千多万。
还清倭国银行的贷款后,光是纯利润就高达将近四千万绿币。
这还不包括他当初用作借贷抵押的两支股票,股价如今也同样上涨了不少。
就在林知言从俄联邦国债市场提前退场,避免了像其他人那样陷入被套牢的命运时,以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也开始了对东南亚经济的洗劫。
林知言对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行动发起不久,便将手上的资金也投了进去。
与此同时,林知言也没忘了用超高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给国内的相关部门传递信息。
提醒他们在东南亚各国遭殃之后,国际游资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即将回归的港城。
对红色国度抱有浓浓恶意的国际游资们,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港城顺利回到华国手中。
即便对抗不了大势,可给华国制造些麻烦,在港城回归后,将其经济和金融搞乱,重创华国政府在港城的威信却是可以做到的。
此时距离港城回归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内各部门正在全力准备迎接港城回归事宜。
刚成立没几年的金融监管机构的领导,看着电脑上突然出现的邮件内容,既心惊于政府部门的电脑竟然这么轻易被骇客入侵,也震惊对方所提及的东南亚以及港城可能遭遇到的危机。
其实这时候暹罗的危机已初露征兆,只是国内缺乏这方面的相关人才,一开始对此并没有太多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