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些都是永川该继承的,但我可以用我的嫁妆补上去。”
“我欲借孟氏之名南下,以免打草惊蛇。”
“他们既然用了偷袭之计,显然对赈灾使团的内部情况很了解,能知道他们的行程安排。”
“已经出了细作。”
“我们不可再袖手旁观下去。不为玉泉,不为三皇子,不为楚氏子,也为了江南的百姓。”
裴萧萧默然,心中不由长叹。
遇上这种事,穿越和土著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
她直接把坞堡这件事给忘了。
裴家才兴起没多少年,根本没那个底蕴去建立坞堡。
甚至可以说,她对坞堡完全就没有概念。
只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才会对许多东西下意识地做出反应。
坞堡略像城制,内有望楼、角楼,前后有门,四周绕以围墙。
本是天下动荡时,当地百姓自发于平地建坞,防御自保用,后随着当地世族的加入,坞堡逐渐变成世族用于藏匿人口、武力、财富的手段。
坞堡中人闲时为家奴,耕种居住,战时为兵,拱卫家园,据险守隘。
这也是为什么纪丹君第一反应,就是将纪氏名下的坞堡拿出来用的原因。
她家有,不仅有,平时也是她负责打理,世代相传根植于心的常识,是裴萧萧所不及的。
她相信纪丹君的判断。
在这个她所不熟悉的领域内,选择专业人士,才是正确选择。
“就你们两家够不够?要不要我去找白龟?”
崔阮两家肯定是不能说的,动静会闹太大。
镇国公府世代从军,虽不是什么传承百年、千年的世族,但坞堡也有一两个,更别提庄子上那些老弱残兵。
打北戎,也许有点吃力,搞内战,怕是扛把子。
纪丹君想了想,同意了裴萧萧的建议。
“也好,镇国公府的兵力比我们两家加起来还要多。”
况且裴文运一直代管着孟氏的私兵,孟家军的威名远胜于纪家军。
纪丹君下了床,整了整衣服,前往前面书房拜见楚太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楚太师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说了楚氏早已派了人前往江南。
纪丹君算是松了一口气,匆匆离开楚氏,回家开始准备增援的事。
镇国公府那头,由裴萧萧前去沟通,以裴孟两家的交情,必然会协助。
此时的大晋,稍有底蕴的家族,都会建有坞堡,最次的也会蓄有私兵。
有了坞堡与私兵,裴萧萧就完全不担心地把楚太师得到的消息,对她爹和盘托出。
向镇国公府借人,怎么也得得到裴文运的首肯。
裴萧萧回了相府,就给宫里的裴文运递了条子,在等回信的间隙,一个一个派出人手,有条不紊地做准备。
孟氏商行的招旗,打着商行印记的大箱子,各式板车等等,用以掩人耳目的物件,都需要从各处调配过来,以便使用。
等事儿全都交代下去,裴文运的回信也到了。
条子上就写了三个字:“知道了”。
裴萧萧明白,这是父亲同意了,自己可以随意行动的意思。
她马不停蹄地坐上早已备下的,前往镇国公府的马车。
到了镇国公府,拉着庄氏、孟白龟、沈管事,开了个四人小会。
庄氏点的头,孟白龟亲自取了钥匙,打开装了调令印信的箱子,沈管事两手捧了接过,自去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