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没说话,而是让胡七、胡八翻阅书籍。
两个小家伙不断地倒吸凉气。
一边看书,一边看岳川的表情。
似乎想从岳川的反应中求证某些东西。
“师父,这是什么书?这书也太好了吧?跟这书一比,《大侠姜十三》什么都不是啊!”
说完,胡七突然意识到失言。
《大侠姜十三》是姜国的必修课,必读刊物。
别人不知道这本书是哪来的,但它俩明明白白,这就是它们师父创作出来的。
“师父,我不是贬低《大侠姜十三》,我的意思是说,这本书太妙了,里面的故事太宏大了,还有这语言,这文字,这这这……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岳川心中暗道:别说你,无论换成谁,都是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华夏在春秋战国时,更倾向于文字性的内容。
要么就是讲大道理,要么就是记录历史事件。
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枯燥。
所以,《大侠姜十三》才会那么火爆。
因为它不同于当世任何一本著作,甚至不同于任何一种著作。
同理,屈原的著作也迥异于华夏文字。
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遣词造句。
最主要的是那种洒脱、烂漫、宏大……
华夏诸贤就像是躬耕的老牛,仔仔细细梳理地上的土地,一丝不苟的拔草除虫。
屈原则驾长车,直上九霄,在云海中遨游。
与屈原同样风格的是庄子。
这两人与华夏诸贤格格不入,迥然相异。
因为他们都是楚国人,根正苗红的楚国人。
他们的思想、文字、表达方式,天然不同华夏诸国的贤者们。
岳川则吸收了屈原、庄子的写作风格,又加上了《山海经》的瑰丽雄奇,盛唐的璀璨气象,两宋的华丽辞藻。
这才有了划时代的《史记》。
“这本书,你们拿去研读一下,讲给大家听吧。”
咕咚!
两只小狐狸同时瞪大眼睛。
“师父,这部书,要让我们讲?”
“不是拿给孔先生他们研读吗?”
它俩也算读书狐了,心中明白文字、书籍的神圣性。
这种级别的旷世奇书,怎么可以流落市井呢。
岳川笑着问道:“书嘛,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给大众看的。书也好,文字也罢,都是大众的文学,如果它们只服务于少数群体,甚至被少数群体束之高阁、藏于匣中,它们就失去了书的价值,也失去了传递文化的意义。”
两只小狐狸同时哆嗦。
“是!师父,我们错了。”
“我们明白了!”
岳川指着第一本说道:“如果外人问起,就说是书友提供的稿子,至于哪个书友……”
“师父,我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友。”
“哈哈哈哈,对不对,师父?”
岳川用书敲了敲它俩的脑袋瓜。
“不错不错,学聪明了!嗯……就这么说……”
岳川翻了翻自己精挑细选的几本书。
“这些你们先讲着,以后还会有更新的章节。”
两只小狐狸顿时眉开眼笑。
《大侠姜十三》好是好,可是没有下文,听过的都难受。
现在这部质量更上乘的书,竟然还有更新。
能读到这本书,真是幸福啊!
轻轻敲了敲桌子,岳川说起此行的来意。
“你们的徒弟教的怎么样了?”
胡七、胡八连忙点头。
“师父,它们一个个的可机灵了。”
“对对对,每天都给它们登场的机会,现在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了。”
“用师父教的话就是,都成角儿了。”
“哦?”岳川好奇,“叫过来,给我看看!”
岳川没说话,而是让胡七、胡八翻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