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 2)

万里封疆 唐知非 2018 字 7个月前

“保护圣驾——”

“有刺客——”

“护驾——”

一时间,尖锐的声音霎时响起,惊呼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刺耳而恐怖。霎时角落里的寒鸦腾空而起,四下扑腾,将发出最后微弱星光的夜幕也撕得支离破碎。

严翊川环顾四周,心中已是一片冰寒。他深知自己已陷入绝境,呼吸沉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迅速在四周搜寻着刺客的身影。

可哪里还有什么刺客的身影!

周遭,重重包围的,无一不是身着铠甲的羽林军!

倏地,宫殿大门洞开,梁帝与皇后在羽林军的簇拥下缓缓走出宫殿,目光冷峻、居高临下地审视着院落中兵戈相向的众人。

如今这场景,在帝后看来,便是严翊川带兵闯宫却不敌,被坤宁宫羽林军瓮中捉鳖。

严翊川心猛地一沉。

果然中计了!

皇上龙行虎步,拨开护驾侍卫的保护,径自自宫殿门槛跨出。他目光如炬,逼视着严翊川,语气中满是帝王之怒:“严岭,你果然心怀不轨!”

“陛下,臣冤枉!臣实乃追踪刺客至此,并非。。。。。。”严翊川面色苍白,躬身辩解道。

“刺客?在哪里?你倒是找出来给朕看看啊?”梁帝毫不留情地打断他的话,怒意更盛。

“臣追至此处,还未来得及寻,便已被包围。”严翊川连忙应道。

“哦?”梁帝目光越过严翊川,扫向他身后那几位神色慌张的羽林军,问道:“你们几个闯宫,也是因为看到了刺客?”

身后几人面面相觑,扑通一声齐齐跪了下去,以头抢地,齐声道:“陛下明鉴,夜色太黑臣等并未看清,臣等只是服从严大将军的命令。”

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严翊川心道,他深吸一口气,抬眸直视梁帝,声音坚定:“陛下,今夜之事疑点重重,刺客非止一人,更有数名刺客分散在四处,与臣同巡的羽林军已分头追捕,相信不久便会有结果,届时自可证明臣之清白。”

“好,好,”梁帝冷笑连连,双手负于背后,眼神中满是讽刺,“那朕就在这儿等着,看你那些手下有没有顺你的话,抓来刺客,自圆其说!既然你说刺客在皇后宫中消失了,那么好,皇后——”

皇后夏黎:“臣妾在。”

“即刻封锁坤宁宫,彻查每一个角落,朕要知道,是否真有那胆大包天之徒,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藏匿!”梁帝的命令掷地有声。

“臣妾遵旨。”皇后欠身行礼,目光复杂地掠过严翊川,神色复杂。

太监搬来了椅子,让梁帝高坐于上。严翊川没有跪下,只恭敬地将拭骨刃置于一旁,立在院落之中,身姿挺拔,岿然不动。

局面便这样僵持着,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压抑。直至一刻钟后,羽林卫与坤宁宫的太监们相继归来,打破了这死寂般的氛围。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

“羽林军遍寻无果,今夜宫内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人。”

梁帝抬眸,望向皇后。

皇后微微欠身,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陛下,坤宁宫已仔细搜查,亦未发现刺客踪迹。”

言毕,连四周的空气都一滞。

梁帝坐在门廊之下,烛火的光亮从身后屋内映出来,更衬得梁帝的脸愈发阴沉可怖,宛如一尊即将爆发的怒神。

梁帝声音厚重而低沉:“严岭,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严翊川缓缓闭上了眼。

“陛下,臣,冤枉。”

多么苍白而无力。

“父子,不愧是父子啊!”梁帝骤然笑出了声,满是讽刺与自嘲:“子承父业,你也算是继承你父亲衣钵了,是不是?一样的狼子野心,一样的乱臣贼子!当真是宋珏的大孝子啊!朕真是瞎了眼,竟会如此信任你,将皇都的安危托付于你!”

第91章不轨

严翊川稳住心神,抬头直视梁帝的双眼,声音坚定而清晰:“陛下,请容臣细说。自庆功宴遭人构陷,至今夜宫中莫名出现一帮刺客引臣入此地,桩桩件件皆冲着臣而来,难道陛下未曾感到一丝蹊跷?臣乃遭人陷害,望陛下彻查真。。。。。。”

“够了!桩桩件件,为何皆直指你严岭的罪过,难道不是因为那就是真相么!”梁帝怒喝一声,打断了严翊川的辩解:“是上天在提醒朕,提醒朕仁善过了度、信错了人!朕看你是被人揭穿了身世,干脆快刀斩乱麻,举兵逼宫!你心里念着宋家的旧怨,步步为营,就是妄想有朝一日为你父母复仇!”

整个庭院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众人屏息凝神,连呼吸都显得小心翼翼。

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梁帝与严翊川身上,没人注意到皇后身旁的小宫女悄然靠近,低声在皇后耳边细语了几句,皇后凤目微眯,目光在严翊川与梁帝之间来回扫视,却未发一言。

“陛下!臣乃北境严承之子,蒙陛下不杀之恩,方能苟活至今。臣之性命,早已献给大梁,只求为陛下肝脑涂地,以报圣恩!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从北境,到西疆,再到旸谷城,臣皆是为大梁盛世以性命相拼,从未有过半分异心,陛下您是看在眼里的!臣又怎么会为几十年前一界毫不相干的罪臣,要行悖逆陛下之事!”

然而,梁帝已然听不进去了,或者说,梁帝听不听已然不重要了。一颗棋子,哪怕存在万分之一的悖逆的可能,只要梁帝信了这种可能存在,便再不会启用。

怀疑的种子自那夜宴会起便种在梁帝的心里,如今既得验证,便不必再给他讨饶求生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