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部 不朽 2
🎁美女直播

不朽。歌德不怕这个词。在他的《我的一生》这本书——它有一个有名的副题<i>Dichtung und Wahrheit</i>(《诗与真》)——里,他讲到了他曾贪婪地注视着莱比锡新剧院的幕布。那时候他是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在幕布的背景上显示出(我引用歌德的话)<i>der Tempel des Ruhmes</i>,光荣的殿堂,殿堂前面是各个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他们之中“有一个穿着薄上衣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其他人,径直向殿堂走去。他的背对着台下,看不出他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他是莎士比亚,空前绝后的伟人;他对所有这些典范漠不关心,不靠任何支撑地向不朽走去”。

歌德谈到的不朽当然和灵魂的不朽毫无关系。这是另外一种世俗的不朽,是指死后仍留在后人记忆中的那些人的不朽。任何人都能得到这种伟大程度不等、时间长短不一的不朽,每个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向往。我在童年时代每星期日都到一个摩拉维亚村子去闲逛;据说这个村子的村长在他家的客厅里放着一口没有盖盖子的棺材,在他对自己感到特别满意的适当时刻,他便躺进这口棺材,想像着自己的葬礼。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躺在棺材里梦想:就这样,他居住在他的不朽中。

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别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摩拉维亚村长梦想的不朽);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有些工作可以一下子使人得到大的不朽,当然这是没有把握的,甚至是非常困难的,但又无可争辩地是可能的:那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

在当今所有的欧洲政治家中,弗朗索瓦·密特朗也许是对不朽考虑得最多的人。我还记得一九八一年他当选总统后组织的那次难忘的仪式。在先贤祠广场上聚集了一群热情洋溢的人,他离开他们,踏上了宽大的楼梯(完全像在歌德描绘的幕布上,莎士比亚向光荣的殿堂走去),手里拿着三朵玫瑰花。随后,人民群众看不见他了,他一个人来到了六十四位赫赫有名的死者的坟墓之间。在他一个人冥思默想时,跟随在他身后的仅有一架摄影机和几个电影工作者,另外还有好几百万法国人,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轰鸣下,注视着电视机的屏幕。他把三朵玫瑰花先后放在他所选中的三位死者的坟墓上。他像土地测量员一样把这三朵玫瑰花当作三根标杆那样插在巨大的永恒的工场里,划定了他将在其中兴建大厦的三角形。

他的前任瓦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