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微微知道时间紧任务重。
也不可能打肿脸充胖子,认为自己什么都能亲力亲为。
这件事情她就彻底抛开手了。
父亲要外出送货,还得抽空去看舅妈,趁此机会修复一下两家的关系,直接拿出了一百块钱。
“爸,明天看我舅妈的时候,给人家买点儿东西,也别空着手去。”
“我这边有钱,你就先收着,放心,送菜的活我会。”蓝福一把将钱推了回去。
几天之前他觉得一百块钱很多,夫妻两个在田里忙碌一整年,也就存下不到五百块钱。
但现在,跟着女儿跑了一趟生意,才知道这一百块钱在女儿眼中不算多。
但他也不能死皮赖脸的老拿。
得给自己树立一个要挣钱的意识。
前两日刚给大舅哥拿了两千块,不心疼那是假的,不能当着家人的面甚至妻子的面心疼。
蓝微微见自己父亲不收钱,只好收了回来。
“你有钱,不要也行,我打算再筹谋点其它的生意做。”
蓝微微提出要做别的生意。
老两口不约而同想,女太那么折腾了。
“咱们现在生意门路彻底打开,一天就能挣那么多,你还是安安心心复习考试吧,别再乱折腾。”
卖野菜送黄鳝,加上他们家也要开始养蜂,以后的收入来源稳定。
他们老两口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累得要死也不喊一声苦。
如今换成送菜上门,这比在地里刨食轻松多了。
所以他们一万个开心。
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能拿到好多人几年甚至十年挣的钱。
因为小农意识的缘故,他们一般保稳不求快。
一年能挣那么多,老两口觉得很不可思议。
女儿又要在这里瞎折腾,他们心肝乱颤。
“我知道,就是想去川省都市去看看,看看那里有没有别的门路,而且有两个资深老师抽出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帮我复习划重点。”
“我知道该怎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要是天天将我困在一个地方,我这反而会起逆反心的,我就想着去外面转一转,寻找一下新的出路,最好是能倒腾卖点衣服。”蓝微微早也有了这样的打算。
其实她应该去得更远。
比如羊城或者义乌。
义乌小商城早已起来,从那里拿货价格便宜。
在港台电视电影的影响下,内陆人们的审美日新月异。
蓝微微想趁着政策好的时间段,早早步入百万行列。
记得后世有朋友说,政策开放的那些日子,做服装生意是最赚钱的。
不过这只是局限在服装行业的小范围。
其余的要同样赚钱。
只不过就看你能不能拿得下。
蓝微微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自然得到老两口双手双脚的不赞同。
孩子的穿着打扮挺时髦,但能买得起的并不多。
这些年缝纫机普及,家庭作坊兴起,尤其是农村人,扯来布自己做几身衣服。
好不好看不重要,穿着耐磨耐脏就行。
蓝微微却给了别的看法。
但城里人不同,一边是为了面子,一边是为了体面,一边也是为了工作需要。
大家的穿着总是紧跟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