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突然感觉有点热!”
汪雄边说边将袈裟重新披上,双手合十致谢,“多谢神僧指点,小僧定会继续精进佛法。”
悟修语重心长地劝诫道,“悟至大师,贫僧见你气质出众,便赠你几句箴言。”
“红尘纷扰,切莫深陷其中,以免误了你的佛门根基。”
众人闻言皆大笑起来,大家都知道汪雄是青楼常客。
汪雄一点都不觉得丢人,相反,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得意,“神僧确实厉害,竟能看出我的与众不同,我也是这么想的。”
“……”
悟修默默的离开,和汪雄交谈,可比那褚先生跟湛先生更疲惫。
湛先生朝着汪雄轻轻颔首,便以瞬遁神通离去,返回鸿都门学。
褚先生一脸赞赏,“小子,有空来我白江书院坐坐。”
神僧讲经第一天,就此结束。
天降金莲之妙,天地异象,佛典之奥妙,儒道之争,顿时在燕京中流传开来。
次日,赶来听课的人数倍增,迪泉坊内外挤满了听众,官府亦派出衙役维护秩序,相较前一天的态度,有了明显改观。
悟修力排众议,接纳并遵循大尧法律,从而获得了朝廷的认可,这与神州其他地方的佛门教义有所不同。
不过,大部分人并不关注这些深层次的故事,他们更热衷于流传坊间的八卦趣闻。
燕京除了段德义之外,又多了一位传奇人物——悟至大师。
单凭这个名字,便足以彰显他的特立独行,酒肉穿肠过,美色当前而不乱。
几个机智的说书先生更是以此为蓝本,改编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的新故事。
对此,汪雄一点都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很骄傲。
“我活到现在已属不易,未能留下什么伟大的功绩或作品,要让所有人都记住我,这是唯一的方法。”
“我留存于世的段德义、悟至大师之名,将成为我的独特印记!”
转瞬之间,3天过去,悟修神僧讲道的最后一日,现场依旧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这种由灵境神僧公开讲道的,数百年来仅悟修一人而已。
儒家崇尚读书悟道,看似人人都可通过书籍参悟,实则要求极高,非有一本书就能修习成功。
这对于燕京的平民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无数人在其中领悟到修炼之道,进而鱼跃龙门。
唯独燕京的青楼从业者们,巴不得悟修早日离去。
佛家经典讲究清心寡欲,即便女子舞姿再曼妙,也难以引发他们的兴趣。
朝廷对待佛教并非单纯的忌惮,而是保持着微妙的关系。
一场讲道之后,便化身为黄袍加身的普通僧人,带领两名弟子走向净明小苑。
“师父,我们真要去拜见佛祖么?”猪兴旺略显迟疑地问道。
悟修瞥了一眼紧闭的大门,传音提醒,“上仙间的博弈,凡人往往遭殃,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他正要继续叮嘱几句,大门却自行打开,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进来吧。”
悟修三人恭敬施礼,步入院中,脸上写满了谨慎与敬畏。
数日前与这位上仙的相会交谈,固然愉快,但他们明白,这些活了无数年的老怪物性情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