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专业课:表演艺术课、表演理论课、电影表演艺术史研究、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研究、表演大师研究、表演教学研究。
表演专业基础课:语言技巧课、声乐课、形体课、电影表演形体语言研究。
其中表演专业课跟表演专业基础课是必修,共同课是选修,只要考试不挂科就行,而基础课是晋级课公开课,感兴趣的可以报名学习相关课程,其他的主要是以修学分为主,并不会要求你每一科都必须掌握,也不存在挂科的情况。
所以很多平时很忙,很早就出去接戏跑组的在校生,上基础课的时间近乎为零,甚至连共同课都是以考试为主,毕竟这玩意很多是开卷考试,考场管的也不严,很容易就能过。
稍微花时间下功夫的只有表扬专业课跟表演专业基础课,这就是圈内很多年轻演员眼界跟悟性,对艺术角色的理解能力普遍偏低的真正原因,不是学校教学跟设定上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些人压根就没几个会认真上课。
条件好的,容易上位的基本都忙着出名赚钱去了,谁会踏踏实实的刻苦学习不断的打磨自己;条件一般的倒是学的很认真,那是因为压根就没什么剧组看得上他们,所以学得好的没机会,一旦遇到机会了,还是很容易冒头的。
三大学院的表演系学生分成三大类:老天爷追着喂饭的,学习不认真,演技普遍偏差;本身没什么出众外形的,演技普遍在线,但却没什么机会,很多只能大器晚成;连大器晚成都不存在的,或者没能一直坚守苦熬下去的,大多毕业几年后慢慢转型其他行业。
所以别看三大学院每年只录取一百多名表演系学生,可实际上真正能够在影视行业留存下来的也就三五十人,而这三五十人中真正可以走红成为角的,最终只有不到十人。
可别小看这基数,每年十来个,十年下来就是上百人,二十年下来就是两百多人,算上一些非三大学院的明星,算得上明星的,圈内是真的很多,光是准二线以上的估计就有上千人,所以演员明星这碗饭并没有很多人以为的那么好吃,绝大多数人看到的仅仅只是最拔尖的那一小撮。
而北电表演系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自然是以自己带的班能有几个一线明星为考核标准,像带出了中戏96班的常莉跟带出了北电96班的崔新琴,还不就是因为她们带过的班出现了96班这样明星扎堆的明星班,所以是在一众表演系老师中脱颖而出,全都成了各自学员的活化石、镇院之宝。
想要衡量表演系老师的名气跟能力,教学以来带出来多少一线才是衡量标准,而北电现目前还在代课教学的有名有姓的老师就有:谢园、胡晓光、扈强、张建新、蒋斌、许晓丹、陈兵、汤旭丽、张辉、胡爱民、王劲松、姜丽芬、滴妮、周冰、国庆、高敬瑜、王春子、向能、张菁菁、张杰勇等一百多人。
不过现在07班的班主任姜丽芬心情是真的太美妙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能跟04班班主任王劲松享受同等待遇,在校期间就直接带出了一线小花,而且还得到了学校的重点关注跟培养,简直就跟中了大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