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在的考试标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学业的少之又少。
延毕基本是家常便饭,比如,四年的本科Master基本最后都是四年或者五年毕业,这些都算好的,花个五六年甚至更久的也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毕业这么难呢?
表演系平时的考试很少,尤其是笔试,除了期末考,前面三年基本没有,但到了Master阶段,基本是一门课一篇论文,一直到论文通过,才能拿到Schein(课程成绩单),只有当你收集到了所有课程的Schein,你才能去登记申请开始写毕业论文,参加最终的毕业大考。
于是这个集Schein的过程就变得异常重要。
其实之前的毕业考试也差不多,都是类似的要求,只是执行力跟学院这边的要求不一样,以前很松的,过得去就行,抄袭都不会多说什么,但从09班这届开始就不一样了,是真打算学习欧美常青藤大学易进难出的精英教育。
所以现在的新标准就是:选题、框架、行文、格式……
要求是一个接一个,有的学生选题过不了关,就卡在那无法动笔,有的交了却被一次次退回重写。
这对于表演系这些学渣来说,简直就是难如登天,这就是逼着他们去学习,强化自身的学识,免得一个二个出去后连些最基础的常识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让外面人的平白看低了北电表演系的含金量,觉得这里毕业的都是群混子。
所以今年的期末考就是第一次尝试,以往的笔试只要考了基本都能过,通过率90%以上,本身就是开卷考试,而且是写的不太离谱就会给高分。
但这一次不同,很多都是闭卷考试,而且必须要答到正确的知识点才给分,没答到不给分,写再多,不答到点子上,是连同情分都不会给,就是这样严格。
所以最后的笔试成绩一公布,竟然只有30%出头的及格率,最高分陈都灵倒是拿到了满分,但排第二的李沁才21分,相当于百分制的65分,要不是表演占了大头,这些基本都得重考,一个不好就很有可能是都得留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