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张长林,片中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出于正当且正义的立场。
警察打击违规药品,义不容辞;正版药公司起诉仿制药,合情合理;穷人想要活命而购买印度走私药,情有可原。
但不难看出,影片的立场完完全全地倒向了穷困的患者。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
或许吧。但这句话却永远不能成为恶人作恶、居高位者不作为的免死金牌。
“鸡蛋与高墙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
这是被滥用的村上春树名言,也是很多创作者创作时信奉的朴素真理。
当我以为就这样的时候,突然又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惊天反转,原来起诉程勇的不是诺华,而是国内拿到代理权的国产医药公司,当然,我不是说这有什么错,但觉得心里堵得慌。
之后美女律师袁睿的经历跟最后做出的选择更是让我跟很多观众看得后背发凉,心生寒意,虽然已经是有不少医药公司站出来否认电影中的说法,但很多人怕是都跟我一样,觉得这更接近真相,现实有时候是真的很可怕,很荒诞,让无数人细思极恐,不敢多想。
这里我就不做过多的剧透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甚至是划时代的作品,如果这样的电影都不能拿到奥斯卡,那我只能说奥斯卡,吃屎吧你!
愿主保佑所有与命运抗争的人,阿门。”
…………
一篇又一篇的影评跟软文是把《我不是药神》直接吹爆,引发了全网热议,也不是没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影评人,但无一例外是被喷的狗血喷头,完全就得不到响应,以至于是出现了非常极端的口碑,也就是99%看过首映的直接吹爆,各种推荐,称如果人这一辈子只能看一部华语电影,那必须得是《我不是药神》。
1%的人是那些自诩为独立专业的影评人,本身就很小众,经常被无数网友拉出来鞭尸,而且就算他们,这一次也没说电影本身不好,只是从电影语言商业媚俗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地方尬黑,从这里也能看出这部电影的实力。
而北美那边在进行了一周的试映跟三轮试片会后,竟然是成功拿到了7000块屏幕的开画成绩,这成绩怎么说呢?
对比那些投资动辄上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来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对比进口电影,尤其是华语电影,那就太厉害了。
要知道目前最牛逼的华语电影也只有3000块屏幕的开画成绩,这可是翻了一倍还多,而且还不是传统的功夫电影,这是非常少有的剧情电影,只要票房跟口碑成功大爆,后续扩张到上万块屏幕也并非不可能。
在这样的口碑发酵之下,很快是来到了12月20号这天,《我不是药神》全球同步上映,跟之前的“方文山编剧”一样,最先上映的市场是从中国开始,也就是亚太市场最先上映。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最大的缺点跟问题就是,原本基本应该是第一个上映的大洋洲,反倒成为了最后一个,甚至是被直接排除在了泛亚太娱乐圈之外。
这自然是导致了整个大洋洲民众对方文山的不满,所以哪怕欧美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唯独大洋洲很一般,甚至就连好莱坞的澳洲帮都对方文山颇为不满,不少成员是公开diss过他,觉得他看不起他们。